關鍵字:衰弱症
-
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94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 -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6645內政部定期公布「國人平均餘命」,2018年國人平均餘命為80.69歲,但許多老年人在死亡前幾年就失能、臥床,這些就屬於不健康生存年數,而2018年的不健康生存年數為8.41年。老年人自己活得辛苦,也成為晚輩們的負擔。 -
老人缺乏營養導致衰弱症 即使小病住院也可能送命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82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家醫科主治醫師葉孟奇說明,陳阿嬤是典型「衰弱」現象,平常看起來沒事,1場小病就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1根稻草,比起強健的老人來說,死亡率甚至高達3至5倍。 -
每日散步健走就健康? 醫:沒負重躲不了肌少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05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自50歲開始,人體肌肉逐年流失,年齡越大情況越嚴重,據統計,台灣肌少症盛行率達10%,約有近30萬人罹患肌少症,80歲以上男性可能高達3成以上。 -
老年人偏瘦少肉 死亡率高出五成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728該研究規模龐大,調查全台20歲以上40萬名國內民眾健康與肌少症之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60歲以上的長者,身體質量指數(BMI)如果屬於低於18.5以下(過輕),死亡率會比健康體位BMI在18.5至24之間(正常)者,高出五成以上。 -
高齡減重健康嗎? 觀念錯誤恐釀肌少症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660研究人員在探討身體質量指數BMI與高齡死亡風險時,發現BMI曲線呈現U型,也就是高死亡率落在身體質量指數過輕(BMI<18.5以下)與重度肥胖(BMI>35)的兩個極端,18.5至35之間的高齡者死亡風險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