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複視
-
白內障威脅視力健康 葡萄酒中抗氧化劑可能降低發生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41白內障的症狀包括眩光、複視、對比敏感度降低、視力昏暗或深度感知能力較差等,可能導致日夜間閱讀或駕駛交通工具時困難。白內障手術是治療的唯一方法,對於改善視力而言,是具有低風險、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那麼飲酒會減少罹患白內障的機率嗎?為了找出答案,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所研究員Sharon Chua的團隊追蹤了490,000名英國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 -
過度依賴手機平板等3C產品 小心!這病可能會找上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11亞東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翁紹維指出,雙眼就像是兩台攝影機,在看遠方目標時視線會呈現平行,但在看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內側的肌肉就會出力,使視線聚焦在同一個目標上,也就是「內聚」。所以如果當看遠方物體時雙眼仍然保持內聚狀態,或是看近物時雙眼的內聚超過需要角度時,就稱作「內斜視」。 -
沉迷手遊與社群軟體 高中生「手機型斜視」鬥雞眼上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02亞東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翁紹維指出,雙眼就像是2台攝影機,在看遠方目標時視線會呈現平行,但在看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內側的肌肉就會出力,使視線聚焦在同1個目標上,也就是「內聚」。所以如果當看遠方物體時雙眼仍然保持內聚狀態,或是看近物時雙眼的內聚超過需要角度時,就稱作「內斜視」。 -
中醫治療「後天養先天」 小腦萎縮症3管齊下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129常有人將小腦萎縮和漸凍人搞混?小腦萎縮症主要是脊髓及小腦脂質性病變到萎縮的狀況,因患者走路搖搖晃晃,又稱為「企鵝病」;運動神經元疾病、神經周邊神經系統萎縮則稱為「漸凍人」。雖然兩者皆為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引起的退化性疾病,但因病變部位、致病因素不同,則臨床病徵也不一樣。中醫師張賜興表示,小腦萎縮症通常有平衡感異常、動作遲緩、寫字不順、走路不穩、容易跌倒、吞嚥困難、容易嗆到、口齒不清、眼球震顫、複視等10大症狀;漸凍人則屬於反映在肢體動作的神經性退化,肌肉會逐漸萎縮到無力,而兩者都容易出現口齒不清、構音或吞嚥困難及步態不穩的症狀。 -
兒童癌症9大徵兆 國健署: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達8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992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過去許多人會有「癌症是否會傳染?」的疑慮,即使現在醫療觀念逐漸普及,仍有癌童在面臨返校時,因治療導致的掉髮、外觀上的改變如截肢、義眼等,而遭到其他同儕或學生家長的排擠與恐慌。 -
男子以為老花配鏡片竟變斜視 全因這讓他「看走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顧蔚寧表示,注重外表的患者以為自己是上了年紀有老花眼,日前赴眼鏡行配了1副近萬元的多焦點近視老花眼鏡,沒想到戴了後卻更不舒服,至眼科檢查發現雙眼矯正視力均1.0,角膜、視神經與視網膜檢驗皆正常,但右眼有大約6個稜鏡角度的下斜視,使右眼無法向上轉動。 -
反覆流鼻血以為挖鼻孔才這樣 病理切片發現鼻咽癌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853洪文欣指出,兒童時期如果經常攝食亞硝酸鹽及亞硝胺(添加在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中,用來防止食物腐敗)也會增加鼻咽癌的發生率。家長應盡量避免讓孩子吃這類加工食品。而鼻咽癌常見症狀為頸部腫塊、流鼻血、鼻塞、頭痛、複視(侵犯第六對顱神經)、顏面的麻木感(侵犯第五對顱神經),以及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 -
小腦萎縮症10大症狀不可輕忽 中西醫治療觀點有差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1295年近半百的華裔外籍機師1年前開始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不論坐著或站著均感不適,走路也容易搖晃,工作先辦理停飛後而不得不離職,初期醫師皆朝內耳不平衡的梅尼爾氏症進行治療,仍然無法見效。後來前往大型醫院接受血液、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才確診為小腦萎縮症。由於西醫只能進行保守治療,患者後來轉求中醫治療,起先必須由家人攙扶前來,治療2個月後頭暈現象已大幅改善,還能自行開車前來診所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