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視網膜剝離
-
飛蚊滿天飛 視網膜剝離危機激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100花蓮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何明山表示,高度近視患者視野容易飄出黑點,彷彿蚊子滿天飛,這就是所謂「飛蚊症」,屬於高近視族群常見的眼科症狀之一,視網膜剝離的機率要比沒近視的人還高出40倍,不可不慎。 -
角膜塑型術-防高度近視及眼球病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982聚英視光眼科診所梁智凱醫師表示,其實輕微的近視可以透過眼鏡來矯正,頂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利;但是超過600度的高度近視,因為眼球結構會變得相對脆弱,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的機會就大幅上升,就連開放性青光眼的罹患機率也變高,當然失明的危險程度也跟著升高。
-
慎防視網膜病變 高度近視患者仍需定期追蹤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458直到日前突然感覺左眼視力變差,視線中央看東西出現黯淡、扭曲、變形,休息二、三天都不見好轉。就醫仔細檢查後,才發現視力退化的原因,是因為左眼產生視網膜黃斑部病變,併發新生血管出血。經過眼科醫師施予抗血管新生因子治療後,視力在三個月後逐漸改善,症狀也慢慢消失。 -
寒假護眼不馬虎 別讓孩子沈溺3C用品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877隨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出現部份被取代的趨勢,但是手機螢幕小,需要近距離才能看得清楚,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尤其電子產品掌上化之後,小螢幕看久了,眼睛調節肌肉會過度使用,一旦眼睛調節肌肉太過疲勞,成人可能會導致類似老花眼的前期症狀,至於學童用眼過度,可能導致假性近視度數急速飆升,也是調節肌肉太過疲勞造成。
-
「視」不可茫! 高度近視嚴重恐失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013台北市紅十字會1月份舉辦健康公益講座,第1場主講人前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鄭永豐醫師,為民眾講述《眼睛霧茫茫 視力保健讓人重建光明》表示,學童「是否近視」主要原因為遺傳與父母的近視程度,其次則是近距離操作、長時間用眼、網路電子化等行為因素;然而,造成「近視度數增加」,與近距離學習、E化環境、提早學習、閱讀學習的光線不足等有關,若再不重視視力保健,甚至會影響到未來空軍找不到人飛的問題。 -
青少年近視配鏡 專業驗光不可少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243台灣是近視王國,許多家長也都知道視力問題的重要性,但是,視力一開始變化時其實並不會對生活造成困擾,往往都是影響到學習後才會發現。像是剛上國中的張小弟,就因為成績不佳而被列為輔導對象,本以為是他不想念書,但是抽絲剝繭後才發現,竟是視力出問題才影響到學習。 -
高度近視併發症多 應及早積極預防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62一般近視度數超過600度以上時,可稱之為高度近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調查發現,我國學生近視嚴重性不單是發生年齡早、盛行率高,而且罹患近視度數也深。台灣國小1年級學童近視比率約在20%左右,到國小6年級約60%,高中3年級約達85%。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在高三時有16%的比率,到大學時,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高度近視的患者。 -
暑期常看電視打電動 小心學童高度近視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906國民健康署婦幼健康組組長陳麗娟表示,國內外研究都顯示,戶外活動可預防近視發病和惡化,而長時間的近距離活動是近視的危險因素。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就建議2歲以下幼兒不要看任何電視,而大於2歲的幼兒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也不要超過1到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