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視網膜剝離
-
新冠疫情緊繃學童搭配3C遠距學習 護眼觀念不可少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15新冠病毒疫情緊繃,許多學校補習班透過3C產品進行遠距學習,台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國小學童視力尚未穩定,家長務必協助孩子養成正確的護眼觀念,因此提出護眼3要件:(1)保持距離、(2)用眼規矩、(3)家長態度。 -
視力惡化不一定是白內障 糖尿病也會引起視網膜變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99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毓璇表示,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容易造成全身小血管病變,眼睛視網膜血管就是好發部位,這正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顯示,患有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均可能出現視網膜病變。
-
高度近視患者視網膜剝離風險增 控制度數有這些選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14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現代人罹患近視的年齡層不斷下滑,使得高度近視的人口不斷攀升。隨著近視不斷加深的過程中,眼球直徑(眼軸)也會增長,而眼球外圍前後又有鞏膜、脈絡膜和視網膜3層組織,其中視網膜布滿感光細胞和神經纖維,是負責視力清晰的關鍵。而視網膜會隨著眼軸拉長而逐漸變薄,嚴重時容易產生破洞、剝離,引發黃斑部出血等病變,甚至有失明的風險。 -
國二生全身過敏狂揉眼 導致視網膜剝離險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7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林純如表示,節氣進入秋季,正是過敏好發期,張同學左右眼矯正視力原本分別為0.8與1.0,但因長期使用含類固醇藥物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使得類固醇導致早發性白內障,雙眼視力驟降至0.1左右;加上她常因眼睛發癢難耐忍不住用力揉眼睛,且也經常反映上課看不到黑板,在家長陪同下前來看診,經白內障術前散瞳詳細視網膜檢查,赫然發現右眼視網膜竟已經剝離。 -
內視鏡輔助玻璃體切除術 助眼疾患者重見光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326臺中榮民總醫院眼科部科主任張嘉仁解釋,光線進到眼睛後會聚焦在視網膜上,當視網膜受損或者受到任何遮蔽的時候,會使光線無法聚焦,患者就看不見東西。 -
孕期葉黃素如何挑? 掌握3原則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57葉黃素在保護人體腦部、眼睛和心臟功能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女性懷孕後更要加強補充!可選擇具黃金比例的游離型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以及可信賴的產品來源,提供母體足夠的營養,幫助胎兒生長發育。 -
母親子宮頸過短 龍鳳胎姊弟出生僅有巴掌大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64台灣每年約出生20萬個新生兒,未滿37周就出生的早產兒佔其中的8%至10%。由於許多器官尚未成熟,早產寶寶將面臨諸多健康問題,其中以腦部傷害、呼吸狀況與視力影響最要被注意。 -
眼前景象突然出現黑洞 竟是「黃斑部裂孔」所造成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34黃斑部位於視網膜正中央、只有約0.02公分厚的是主宰視力的重要部位,一旦發生病變,將大幅影響視力。常見病變如:(1)老年性血管增生、(2)黃斑部皺摺、(3)黃斑部裂孔,第1種情況可透過藥物、雷射治療;第2種則可視情況嚴重度決定是否手術,但若是黃斑部產生裂孔,未及時手術,則會造成視網膜剝離進而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