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親子教育
-
育兒壓力大也別搖晃孩子 嬰兒搖晃症候群釀受虐性腦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924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孩子生的少,個個都是寶,但兒虐事件仍頻傳,衛福部分析近5年134件重大兒虐死傷案件,63件屬受虐性腦傷,其中25%經治療仍不治死亡,75%雖然存活,卻留下不可逆的永久傷害。進一步分析受虐兒童年齡分布,高達73%為1歲以下,1至2歲則有19%,2歲以下就占9成,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這些小朋友因照顧者一時情緒失控,遭受暴力對待,造成永久性的嚴重傷害,不少幼童還來不及長大,就離開人世。 -
網紅兒科醫狠甩兒巴掌竟臉書發文討拍 兒科醫學會發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811位知名小兒科醫師於FB自曝:不滿孩子生活習慣不好,竟暴打3名幼子上百個耳光,甚至用腳踢幼童,涉及家暴。該案件是因安親班老師察覺幼童身上有傷,聯絡已經與父親離異的生母後報案,以及父親在FB自揭此事才被發現。 -
全球首座月經博物館「小紅厝」 教大家認識生理期知識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734生理期(月經)是很自然的生理現象,但很多女性可能不熟悉,也有不少人因此陷入貧窮。目前歐美有多國開始對女性生理用品推動減稅,或是發放免費生理用品,以協助女性解決月經貧窮。但有許多人,也許包含正經歷生理期的女性,多不太了解月經的成因、該如何自我照護,以及旁人可以如何協助等。關心月經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小紅帽」,選在大龍峒創立月經博物館,以多元化方式讓民眾認識身體與生理現象,協助所有人,不論是男女,各個年齡的人都能更加認識這些健康議題,更希望能消弭偏見與刻板印象。 -
分床睡、副食品、學步期 3階段訓練寶貝自主能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44培養孩子獨立,是1件需要練習的事,必須從寶寶時期做起!透過分床睡、吃副食品和學步期3個發展階段,慢慢地訓練孩子的自主能力,不但可以讓成長的每一步踏得更穩健,同時也能逐漸養成孩子獨立的性格。 -
「親子共讀」尊重孩子觀點 有助延伸閱讀思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35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秘書長李苑芳建議,家長為孩子唸故事前,不妨到圖書館借閱經典的圖畫書,先讀熟繪本的內容。這麼一來,會更清楚知道哪些情節,該配合使用哪些語調,讓孩子更容易融入在故事中。父母可以使用生動的聲音、表情增添樂趣,故事劇情出現轉折時,也能將聲音速度放慢、或者壓低音量,以製造懸疑的氛圍吸引孩子的注意。 -
江宏傑高8度音逗女兒 福原愛一旁看傻眼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23為人父母都知道,生養小孩並不難,難的是教育他們。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到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幼兒,其成長過程中,父母扮演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教養者角色。 -
培育幼兒成功未來 掌握7大「QI」關鍵技能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57寶寶85%的腦部發育都在出生後的前3年完成,其中視覺和聽覺從出生起就開始發育;接著是語言發展,大約在頭一年裡建立起來;至於「更高」的認知功能:思考、邏輯和溝通神經元,則在5歲左右建構完成,故把握幼兒5歲前的心智發展,有助孩子未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