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記憶力下降
-
長期服用胃藥PPI竟增3成失智風險! 研究揭關鍵原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89最新研究發現,長期使用某些治療胃酸逆流的藥物,可能會提高患失智症的風險。根據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y)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每天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PPI)治療胃酸逆流4年半或更長時間的人,會增加33%罹患失智症風險。 -
記憶力下降、走路不穩? 日常10徵兆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81近期孫女發現陳阿嬤開始忘東忘西,走路狀況也出現問題,走路不穩,偶爾也會跌倒,便詢問阿嬤是否雙腳因為有不舒服症狀。但陳阿嬤認為自己的膝蓋關節都還算健康,也沒有疼痛感,對於自己開始出現跌倒也不太能理解。對於忘東忘西,則是覺得自己老了記憶力衰退造成,大多時候意識跟判斷力都很清楚不用太大驚小怪。不過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康檢查,透過腦部電腦磁振造影MRI檢查影像可發現腦部有因年老出現的腦白質退化白點之外,大腦海馬迴有萎縮現象,側腦室空間也明顯擴大。後續經專科醫師確診為早期失智症,也幸好發現得早,可在早期藉由藥物的控制,有助延緩失智的情況發展。 -
長者走路變慢、記憶下降 研究:可能是罹患失智症前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892如果您是1名年長者,步行到你家信箱的時間比以前更長,那麼可能需要請您的醫師檢查一下你的思維能力。最近有個約17000名65歲以上的成年人的研究發現,那些每年走路慢約5%或更多,再加上記憶力下降的人,最有可能罹患失智症,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期刊 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 -
定期運動可以防止記憶力下降 這有氧運動最容易被低估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4研究的主要作者Kenneth P. Dietrich 藝術與科學學院的臨床與生物健康心理學博士生Sarah Aghjayan表示,從研究來看,每周運動大約3次,持續至少4個月,就可以得到情節記憶能力的好處。 -
賈靜雯《瀑布》詮釋思覺失調症患者 獲金馬女主角肯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8什麼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中醫師張賜興指出,思覺失調症屬於綜合型且精神症狀多樣性的疾病。 -
血壓控制好護心又護腦 部分降血壓藥能降低失智症發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70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服用某些降壓藥的老年人,即使年齡增長,記性會比較好。研究人員發現,老年人服用的藥物可以滲透過血腦障壁,防止有毒物質進入大腦;這些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和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等2大類血壓藥物,研究結果發表在《高血壓》(Hypertension)。 -
你都幾點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由內傷到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35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表示,其實熬夜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除了一般人認為熬夜對肝臟不好以外,晚睡會讓生理時鐘混亂,交感神經活性上升,腎上腺素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導致血壓和血糖上升,隔天精神不濟,情緒不佳等;若睡到隔天中午,又會導致晚上睡眠品質變差,周而復始,惡性循環,造成血壓和血糖難以控制,所以有些病人只好吃安眠藥幫助自己入睡。 -
微循環不好各種疾病來敲門 非侵入性物理治療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129現代醫學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微循環不良問題,飲食型態西化、壓力沉重、環境汙染,是導致微循環不良的主因。想要遠離這些慢性病,避免身體提早老化,就要從改善微循環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