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認知發展
-
早產兒6個月大 應回門診追蹤檢查發展情況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661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張瑞幸說明,針對早產兒追蹤,門診醫師會做理學及神經動作檢查、生長評估及營養諮詢。心智及動作發展會由兒童心理師以貝萊氏嬰兒發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評估;在2010年至2015年間完成大規模追蹤調查發現,孩子矯正年齡僅6個月大的認知發展結果,無法準確預測2歲時的認知發展狀況。 -
出生開始學教養 多聽音樂培養寶寶學習能力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305「音樂」伴隨著許多人一起生活,無時無刻都圍繞在你我的生活之中。早上起床聽首輕快的音樂、動一動身體,可以讓人充滿活力;工作煩悶時,聽音樂休息一下,有助於舒壓與提振精神;經過忙碌的一天回到家後,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放鬆心情,紓解整天的疲累。 -
寒假長時間使用3C產品 電玩成癮問題大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87「不要再打電動玩具了!」寒假期間,孩子不用上課,家人互動頻率增加,但親子關係可能變得更緊張,不少孩子整天埋頭打電動、玩手機遊戲,家長因此大聲吼罵。醫師建議,家長應該規劃孩子玩電玩遊戲的時間,即使放假,生活作息也需規律。 -
菸味殘留日積月累 三手菸有害幼兒智力發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92高雄榮總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暨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醫師指出,三手菸是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毒性化合物附著於物體的表面,可直接經由皮膚進入人體,造成健康危害。 -
長期接觸塑化劑 有損幼兒智力發展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927為了深入探討孩童出生前、後,長期暴露於環境中塑化劑,對其認知發展的影響,研究團隊於2001至2002年間,進行長期出生世代的追蹤研究,招募430名第三孕期的孕婦,蒐集其尿液檢體,爾後每隔3年追蹤訪視母親與小孩,並收集小孩的尿液檢體及進行神經認知功能評估。 -
高齡多胞胎 新生兒體重不足風險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199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新生兒出生體重不足會影響嬰兒日後成長與認知發展,並導致未來慢性疾病的發生。臨床顯示,20歲以下或高齡產婦、施行人工生殖、早產者及雙胎以上者,寶寶出生體重偏低的比率較高。 -
懷孕媽媽抽菸 寶寶容易早產及過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11台大新生兒科及公共衛生學院於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期間,針對2萬1248位婦女訪問調查研究發現,懷孕時抽菸的母親所生下的嬰兒,其出生體重明顯較未抽菸組的嬰兒低約70到398克;生下低出生體重兒的機率是未抽菸組的1.6到6.3倍;生下早產兒的機率高達1.09到3.87倍。 -
孩子太白目?! 當心亞斯伯格症作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74這陣子爭議不斷的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就曾說過,他之所以受媒體喜愛,就是因為講話白目、不看人臉色,有新聞爆點,但他之所以會這樣實在要歸咎於亞斯伯格症。與其他的泛自閉症障礙比較起來,亞斯伯格症患者仍相對保有語言和認知發展,只是偶爾會出現肢體笨拙,以及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但是,這些通常不作為醫師診斷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