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課業
-
未滿18歲青少年飲酒傷腦又傷身! 酒精疾患風險高5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86大家都知道18歲以下不能喝酒,但為什麼不能喝卻很少有人說得出來。醫師指出,如果在青少年時期碰觸酒精,可能造成肢體協調障礙、肝臟損傷等。不過近期不少憾事則因酒精發生,包含有高中生飲酒後迷茫間墜入河中過世,令人遺憾。 -
研究生中重度乾癬又卡「關」 健保生物製劑穩控迎新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6863楊同學(化名)是名20多歲的研究所學生,因課業關係平常有熬夜習慣,加上壓力大竟導致乾癬發作,起初他只有局部頭皮產生皮屑,後來逐漸擴及手腳、關節處甚至全身,症狀嚴重到併發乾癬關節炎,手指腫脹疼痛,不僅影響操作實驗的流程,連日常騎車到校都變得困難,幸好後來經健保生物製劑治療,終於讓病況獲得長期穩定控制。 -
幫助不了個案!社工自我疑惑 諮商博士解析陪伴心理學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2604《陪伴心理學》一書描述著心理諮商師以陪伴的角色,來給予個案所需要的幫助。作者黃士鈞(又名哈克)在書中提到,「如果不能愛,那就關心;如果不能掛心,那就想念;如果不能想念,那就想起。如果情感沒有辦法流暢的傳給他,那就傳關心給他;如果不能幫到他的改變,那我來參與;如果不能參與,我就當個聽者就好。」 -
青少年憂鬱比率增加 董氏籲外界:重視孩子的情緒困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3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有不少研究發現,憂鬱症及焦慮症罹患人數比例上升,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的罹患率;根據1份2022年9月發布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的12至25歲人口中憂鬱症病例雖大幅增加,但接受治療的卻沒有相對增加,這是必須正視的現象。 -
女大生因思覺失調出現逃避行為 中西醫合併治療助恢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909思覺失調症在西方醫學被定義為是慢性且重大的精神疾病,常見症狀有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礙,出現包括幻聽、幻覺、幻影或被害妄想等症狀,導致表現恐慌、情緒失常或行為異常。就中醫的觀點分析,思覺失調症屬於「情志」的病症,然而不管是思覺失調、強迫症、過動症、躁鬱症或是妥瑞氏症,主因都是五臟功能失調引起的,或進而導致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反應。中西醫合併治療通常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患者能在數個月內改善大部分的症狀且回歸正常生活,不過即便如此,仍應持續回診追蹤,配合西醫及中醫師的診斷治療,由醫師評估減藥時機與劑量,不得自行減藥或驟然停藥,最重要的是家屬應給予病人心理上及行動上的支持,不該責罵病患,應讓病患感受到愛與關懷,才能敞開心胸,取得病患的信任是協助治療相當重要的步驟。 -
選舉新聞會上癮!長期恐無法自拔 董氏籲縮短觀看時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57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近年我們經歷了一些令人擔心的事件,包括新冠肺炎大流行、烏克蘭戰爭、大規模抗議或槍擊、氣候引起的野火等,這些壞消息常常會讓大家感到無能為力和苦悶,在台灣特別是選舉新聞,很容易造民眾無端的憤怒,或是陷入新聞的漩渦裡。 -
「免搓洗」隱形眼鏡清潔藥水真有那麼神? 醫師曝盲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4新竹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說明,使用「免搓洗」隱形眼鏡藥水時,仍應用手搓揉鏡片,才能有效清潔,當然手指必須先消毒後,才能避免接觸感染。如果只用生理食鹽水浸泡鏡片,又沒用手搓揉,鏡片殘留許多異物,就可能導致眼疾。 -
青少年除課業最在意人際 親密家庭關係能幫助孩子減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03董氏基金會於 2021 年 9 月至11 月以全台國高中職生為對象進行的「人際關係、壓力及憂鬱情緒現況」的調查,收集有效問卷 2,607份,結果發現,有 15.4%的青少年常感受到壓力,影響自身的生活;有 41.2%的青少年每天感到壓力大的時間超過 1 小時;8.1%常覺得自己很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