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護理師
-
洗腎患者髖骨骨折10年死亡率近100% 避免骨折有解方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686一名67歲女性患者長期洗腎,併發嚴重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於前年接受副甲狀腺切除手術,術後出現「持續性餓骨症候群」,嚴重骨鬆,肋骨多處細微骨折,持續疼痛,飽受煎熬。所幸在接受「AI智動化血液透析系統」、AI輔助診斷與個人化治療規畫,3個月後骨頭疼痛完全消失。 -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呼籲 成立專責的「糖尿病辦公室」
醫藥衛生 / NOW人物8990醫療系統聯盟(Healthcare Systems Consortiun, HSC)於2024年首度舉辦醫療科技系列獎項評選,其中「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獲得,是該獎項唯一得主。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0萬人,且持續增加。歷任兩屆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深知該疾病的嚴重性,並直言,國內糖尿病的結構呈現「M型化」:一端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另一端則是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 -
女子罹患42公分罕見血管肌瘤 歷經2度手術奇蹟獲重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311名居住花蓮的48歲蔡姓女子罹患紅斑性狼瘡十多年,平時稍微活動就容易喘,原以為只是慢性病帶來的副作用,沒想到去年9月因感染水痘發高燒就醫,竟意外揪出一顆長達42公分、發生機率僅千萬分之一的「血管平滑肌瘤」!她選擇將生命託付給門諾醫院,在2次驚險手術中與醫療團隊並肩搏鬥,最終奇蹟走出鬼門關。蔡女士感動地說:「我一定上輩子做了好事,才能遇到這群醫師。」 -
下肢傷口照護新趨勢! 奇美醫院推AI智慧醫療整合模式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79068歲的康先生,有糖尿病及中風病史,又因雙下肢皮膚龜裂及灰指甲問題長期不敢碰水、不敢洗腳,導致對醫療失去信心並感到自卑。外院糖尿病衛教師進行常規足部篩檢時,發現康先生皮膚及趾甲問題嚴重,故轉介奇美醫院足部護理門診,由足部護理師進行評估與照護。經過門診定期治療,並由奇美醫院傷口中心照護資訊平台追蹤管理,目前雙下肢皮膚及灰指甲問題已獲改善。 -
醫養合一難落實!護理師公會提3大訴求 解決人力流失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786強調「醫養合一」的長照3.0即將於明年上路,長照結合醫療服務,護理師公會全聯會今天表示,居家護理人員「護理衛教」訪視費,僅約長照2.0專業訪視費的3分之2,導致基層人力快速流失,衛福部應合理調整居家護理訪視費,以留住社區與基層護理人力。 -
都治守護20年有成! 關懷員與結核病患動容故事上演中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191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及中華民國防癆協會(下稱防癆協會),今(24)日共同舉辦「都治計畫20週年績優關懷員表揚典禮」,由疾管署羅一鈞署長與防癆協會余明治理事長,共同表彰關懷員的卓越貢獻,典禮特別邀請20年前,計畫創立初期的重要推手,衛生署侯勝茂前署長、疾管局郭旭崧前局長等共襄盛舉。 -
容易健忘還伴隨這些症狀 當心「年輕型失智症」恐上身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20553歲呂先生是一名搬運工人,近來他發現過去熟練的搬運工作似乎「愈來愈難」,總是不小心勾到電線或擦撞牆面;58歲何女士則是經常有思緒不流暢的困擾,話到一半會停頓,甚至說話內容常常和心中所想不符。這些「不對勁」的感覺讓他們困擾已久,經過羅東博愛醫院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才發現竟罹患了「年輕型失智症」。 -
《失控夜班》反映醫療現場 台灣醫療體系瀕臨「失控」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9208瑞士電影《失控夜班》描述當地醫院夜班護理師承受病患爆滿、人力嚴重短缺等壓力,身心瀕臨崩潰。事實上,這也是台灣醫療現場的寫照,年逾65歲者人數逐年增加,現已超過400萬,醫療需求高漲,但醫護人力卻逐年流失,導致「關床」、急診壅塞成為醫界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