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護目鏡
-
對抗新冠病毒勤洗手、戴口罩 更要防範「病從眼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006眼科醫師李怡萱指出,呼吸道並非新冠病毒的唯一傳播途徑,新型冠病毒確實可以透過接觸眼睛的結膜,或是咳嗽、打噴嚏等水霧而引起結膜炎,此病毒藉由水霧在不同的物質上停留的時間各不相同,最久可能達1個星期,因此,民眾有可能因為接觸到這些受汙染的物體,而產生感染現象。 -
最早發病日再往前推 3月23日敦睦艦隊已染新冠病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09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個案(第426例)是磐石艦實習生(敦睦艦隊),年紀20歲,3月23日出現咳嗽,26日出現發燒、味覺喪失等情況,曾經就醫服藥症狀改善,4月18日到集中檢疫所,因有就醫紀錄而採檢,第1次採檢陰性,但因出現鼻塞與嗅覺喪失持續,19日再次採檢,在今日核酸檢測(PCR)陽性確診。 -
室內社交距離1.5公尺 醫師看診這樣做保護醫病安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08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權說,這是不得已的措施,因為新冠肺炎傳染途徑以飛沫和接觸為主,如有病患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症狀,對醫護人員都是嚴峻的挑戰。 -
【新冠肺炎累計283例】新增16例 本土2例其中1例發病30天才確診 空服員值勤須穿防護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53多日未傳COVID-19(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今(28)日再傳2例,都沒有出國史,感染源也都不明,防疫單位全力追查接觸者,判斷可能來源與降低社區散佈風險。另外,空服員工作安全引起廣大注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空服員值勤時必須配戴口罩、護目鏡、手套、防護服,4月1日各項物資必須到位。 -
中國恆河猴實驗證實 新冠病毒可從眼結膜入侵多器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0結果發現,在接種後第1天,研究人員在眼結膜感染恆河猴的結膜拭子中檢測到病毒,呈現陽性反應,但隨後就無法再在結膜中檢測到病毒,均為陰性。研究團隊認為,這代表接種的新冠病毒,在接觸眼結膜後,可能發生轉移。 -
武漢肺炎年長者致死率高 學者籲長照機構高規格防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08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陳雅美表示,香港學者發現,70歲以上年長者,發病率與死亡率是整體族群3倍;80歲長者死亡率約15%,明顯高於現在2%左右死亡率認知。截至3月3日在美國華盛頓州一間長照機構,9位武漢肺炎感染者,年長者就6位,當中3例死亡,另外3例感染者則是工作人員與訪客。 -
【抗疫焦點】韓國旅遊疫情列警告 第27例太太跟小兒子都染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8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專家會議特別針對韓國討論入境事宜,因升級至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2月25日零時起,從韓國入境的外籍人士,都須要14天居家檢疫,中華民國國籍在25日與26日從韓國入境,必須14天自主健康管理,27日零時開始,同樣採取居家檢疫14天。 -
防疫期間除了不忘勤洗手 眼睛也要杜絕病毒入侵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81陳瑩山說,最近眼科門診有許多過敏性結膜炎學童的個案明顯增加,應與季節交替以及寒假游泳等因素有關,家長陪同就醫時,總會多問一句「這是否罹患武漢肺炎?」,儘管孩子並沒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但仍有許多家長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