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變種
-
新冠肺炎衝擊糖友 醫師提出後疫情時代糖尿病照護攻略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62新冠肺炎席捲全台,每一天、每一日傳統及網路媒體不斷地報導染病、死亡的消息,在慢性病友尤其糖尿病友間,成為異常關注的焦慮點。病友們都知道自己是高風險,但在防護疫病的同時,一部分的病友卻忽略了本身慢性病照護的基本功。 -
肌肉流失10%免疫力開始下降 強化保護力蛋白質要補充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82本周因應疫情變化,公布許多新防疫政策,不僅疫情警戒降2級,也開放38歲以上民眾施打新冠疫苗。疫情雖趨緩,但社區中依然存在隱形感染者,外出仍有感染風險;此外,面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持續也有境外移入案例,我國尚未完全排除威脅。 -
借鑑英國經驗 微解封後的台灣該如何平衡經濟與防疫?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60前北榮感染科主治醫師鄭元瑜表示,英國的解封在媒體上可以看到很多批評的聲音,也有許多專家學者反對解封,因為解封之前,英國的病例數就已經在快速上升,之後就只會上升的更快,住院人數和死亡人數雖然因為疫苗的普及比較緩和,但是也會持續上升,這看起來是1個比較糟糕的政策。 -
變頻冷氣吹8小時跟吹整天哪個省? 台電臉書公開解答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01國內疫情3級警戒以來,重創國內經濟,「疫情改寫生活」連帶波及人民生計,「薪情」大受影響,僅管政府推出「紓困」方案,不過很多人看得到卻申請不到。前陣子,夏季電費是否調漲的問題引來議論,國民黨黨團就呼籲政府,夏季電費應該全面凍漲。 -
王傳一醫生爸接種AZ 疫情不能上健身房維持身材靠它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320疫情嚴峻,王傳一的爸爸是醫生,因此已經打AZ疫苗了。雖然已經退休,但一哥的爸爸仍只有星期天放假,周1到周6都在看診,包括榮總、宜蘭蘇澳、關渡、中央健保局等,原來的地方看病。因為是皮膚科,王傳一認真的說,跟「新冠肺炎」沒有甚麼關係,故沒有被徵召到前線抗疫。 -
抽菸有害人體健康 研究:婚姻不幸福可能比抽菸更傷身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887特拉維夫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促進主任、首席研究員Shahar Lev-Ari表示,不幸福的婚姻所增加的健康風險,與習慣吸菸或當沙發馬鈴薯所造成的風險一樣多。約30年的追蹤期間,對婚姻生活不滿的以色列男性,發生中風的機率高達94%,其他原因造成死亡的可能性多出21%。研究人員表示,相比之下,有吸菸習慣的男性死亡風險增加了37%,懶惰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死亡風險則增加21%。 -
守護長輩膝蓋保持行動力 膝關節微創重返「膝」利人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逸帆指出,膝蓋往往支持著我們的體重之外,很多額外的負重及運動,往往無形中給予膝蓋更多的負擔。除了骨折疼痛,來門診的病患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疼痛來自膝蓋,尤其是現在運動及健身蔚為流行,但錯誤的姿勢及使用反而更加速其磨損,進而引起發炎及疼痛。目前根據最新退化性膝關節指引,合理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使用,配合復健及生活調整,約80%可以使用藥物及復健獲得緩解,不一定需要積極的檢查及手術治療。若藥物控制及復健效果不彰,或者症狀困擾生活,則建議手術介入改善生活品質。 -
台灣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 減肥為什麼容易復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30減重是多數人終其一生的課題。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醫師表示,根據最新公布的「台灣過重及肥胖行為」市調,近九成BMI大於24的人,自覺最近一次的減重結果失敗,且多數人採取的減重方式為自行運動或自行控制飲食、代餐、看中醫吃中藥或埋線、或購買成藥減肥等,卻僅有一成四會尋求專業團隊協助,包含至減重門診就醫、諮詢營養師及健身教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