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豆魚蛋肉
-
長輩肌少症恐釀骨鬆骨折 這樣補充蛋白質可解「微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90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另一方面值得注意,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至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會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加速老年人的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
早晚1杯奶、3餐優蛋白 遠離肌少症「營」在均衡飲食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322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至74歲長者有9.5%;75至84歲長者有18%;85歲以上長者有33.8%出現衰弱前期到衰弱狀態。結果顯示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有衰弱狀態的長者更容易因為肌力、平衡感及體力變差而增加跌倒意外發生的風險。 -
堅果類當零食養生風潮正流行 但你吃的量對嗎?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737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高劭穎表示,國民飲食指南6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需搭配各類食物攝取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 -
癌友新冠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增加存活率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578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飲食保健6招「衛生安全排第一、新鮮天然ㄟ尚好、維持體重不下降、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多吃優質蛋白質、適當補充營養素」,呼籲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應挑選優質的食材,正確的烹調,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癌友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才能增加治療效果與存活率。 -
加強免疫該怎麼吃? 3大重點落實防疫飲食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371攝取進入體內的營養就是增加抵抗力,是使身體機能達最佳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基本的原則就是均衡營養,除平時多在飲食著手外,更要注意或加強某些營養素,才能夠具備完整免疫力。 -
不讓年後身材胖一圈 年菜這樣吃健康不發福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20年菜該如何吃得開心又健康?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團隊,以健康飲食概念共同研發出低澱粉、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等8道均衡營養美味的創意健康年菜。 -
唱歌跳舞計算飲食量 國健署推我的餐盤歌曲MV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14透過輕快節奏及簡單旋律,搭配手部動作及可愛動畫,歌曲琅琅上口,簡單易學,連老年人、小朋友都能跟著唱跳,除了提醒自己吃的均衡,還可伸展筋骨,一舉兩得。 -
每日散步健走就健康? 醫:沒負重躲不了肌少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07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自50歲開始,人體肌肉逐年流失,年齡越大情況越嚴重,據統計,台灣肌少症盛行率達10%,約有近30萬人罹患肌少症,80歲以上男性可能高達3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