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賽事
-
7旬翁血尿長達1周以為膀胱結石 確診竟是晚期攝護腺癌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3986攝護腺癌目前發生原因不明,可能因素包括年紀大、家族史、飲食及環境等,由於患者的癌細胞已轉移到淋巴結,手術治療僅限於早期患者,故採荷爾蒙治療和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治療可以抑制男性荷爾蒙的作用,抑制癌細胞生長,而放射線治療可精準殺死癌細胞,並避免傷害正常組織。 -
看東奧賽事緊張到不能呼吸! 心臟病發比平常高2.66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69奧運羽球女單金牌大戰時,許多人在臉書貼文自嘲求救,因為緊張到快不能呼吸,但這可不是玩笑話,國外就有研究發現,世界盃足球賽期,德國民眾心臟病發作風險竟比平常高出2.66倍。 -
東奧外國選手網路聲量前10大 羽球、桌球討論度最火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13《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奧運期間有關「非台籍選手」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對此屆奧運外國選手的討論焦點。 -
疫情居家久坐引來腰椎痛 長時間坐姿不良難怪痛的是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192顏子訓醫師表示,脊椎的結構中,前端椎體之間有避震作用的「椎間盤」,後方有上下關節凸,兩兩銜接構成的「小面關節」,兩者都是支撐身體活動的重要部分。若長時間久站、久坐、姿勢不良都很容易導致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或者小面關節退化發炎等狀況發生,兩者常見的症狀都是腰部和下背疼痛,若神經受到壓迫,還可能導致走路無力。 -
2020東京奧運熱血沸騰 桌球天才「林昀儒」聲量爆棚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73本次東京奧運火熱登場,許多新台灣年輕選手屢創佳績的表現,使觀眾即使在疫情的衝擊下,仍對未來感到充滿希望。 -
陳時中關心郭婞淳東奧奪金牌 稱奧運是國際社會強心針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81今(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會後詢問記者,「你們覺得郭婞淳會不會拿金牌」,陳時中強調,社會因疫情氣氛低靡,在奧運賽事帶動下不論有沒有獎牌,都給予國際社會一支強心針。 -
外籍與港澳開放有條件入境 觀光與社會訪問除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27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下周一開始外籍人士可以有條件開放入境,除了觀光與一般社會訪問外,都可以提出申請,一般社會訪問包含探視朋友、參加或觀看體育賽事、參與演唱會等活動,但宗教活動、人道醫療、探訪親人等,就不在限制,經申請核准入境後,都需要居家檢疫14天。
-
強硬圍堵疫情降低感染率 全球疫苗量產前應堅守2原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5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在藥品與疫苗問世前,降低新冠危險只能靠勤洗手、戴口罩、社交距離。醫學期刊《The Lancet》最新刊登研究發現,增加社交距離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感染機率,但必須將中國大陸與他國家分開來看。在中國採用的「中國文革式封城」,在非常強烈手段下才可以降低97 %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