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走不穩
-
走路不穩要掛哪一科?快聽從醫師建議 別忘帶日常藥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28民眾走路不穩除了發生結構性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脊椎嚴重側彎、肌肉萎縮等疾病外,不適當的用藥也可能引起其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表示,患者一般很難找到周全科別來評估,建議可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等醫師來協助。 -
下肢無力走不穩 當心罹患罕病「脊髓空洞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025方小姐為國中國文老師,12年前懷孕時出現下肢無力症狀,一開始以為是懷孕造成,但產後仍常腰痠腿麻,四處求醫結果,確診為罕病「脊髓空洞症」,讓她頓時從雲端墜入深淵,每天以淚洗面,但她堅持不放棄最鍾愛的教育工作,執教鞭10年來從未缺課,「我再痛也要上課」,並以自身經驗鼓勵學生樂觀面對困難,感動許多莘莘學子。
-
耳朵也會長皮蛇 帶狀皰疹恐致耳鳴暈眩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32李宏信醫師指出,帶狀皰疹引發耳鳴暈眩必須先針對帶狀皰疹進行治療,其治療原則是使用類固醇,降低病害之急性破壞內耳功能,可用打類固醇來做緊急治療,其治療療程大約7到14天。之後再服用促進內耳神經血流及神經復活再生的藥物,來針對已受損的內耳神經部分進行修復。通常眩暈可分為三階段:急診期、急性期、慢性期。急診期是當眩暈急性嚴重發作時,患者會感到天旋地轉、噁心嘔吐,甚至無法起床或站立,此刻只能打119利用救護車掛急診,患者通常經過打針、打點滴就可舒緩不少。 -
中老年人跌不停 簡易毛巾操預防骨鬆肌少症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419陳芳萍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跟肌少症為老化常見的疾病,肌肉含量與肌力不足,將影響老年人行動能力,並導致退化性膝關節炎,讓人站不起、走不穩,容易跌倒。若是嚴重骨鬆則可能骨折,甚至癱瘓、失能,必須臥床,造成家庭嚴重負擔。
-
長輩失智、走不穩、尿失禁 恐罹患水腦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180林欣榮指出,人類腦部每日分泌約500cc腦脊髓液於腦室與脊椎內循環,年紀越大,腦部功能衰退,引起腦脊髓液吸收不完全,積聚於腦室內壓迫至神經,就容易罹患「常壓性水腦症」,典型症狀為失智、步態不穩及尿失禁,因此常被誤認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巴金森氏症。 -
預防老化 「肌」不可失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744在老化的過程中,當然有部分是來自於疾病因素,比方中風,可是撇開這些疾病因素,有非常多的老人家即便沒有罹患那麼嚴重的疾病,終究還是會出現行動不便的症狀,像是肢體力量不夠、走路走不穩、走不遠等等的情況。這些現象常被歸類為「一般正常的老化」,所以沒有花太多精神去追根究底,誤認為老人就應該是這副樣子,可是近年來,有非常多的研究觀察到。
-
男子曾放射治療 遲發性傷害頸總動脈全塞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669 -
藥師提醒:老人服藥問題多 子女需多關心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