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走失
-
50歲前方向感嚴重變差 恐為失智前兆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25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使用虛擬電腦迷宮,針對健康者、早期阿茲海默症病患、以及患有臨床前疾病的人,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早期阿茲海默症病患及臨床前病患的空間導航能力,表現不及健康者。 -
北市失智症關懷服務 逾300戶家庭受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079失智家人照顧難,失智症關懷服務助一臂之力。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執行「失智症個案管理關懷服務計畫」,以電話關懷及家庭訪視方式,將服務資源帶進家中,計畫從今年6月迄今,已有300多個家庭受惠。 -
罹患失智症 婦人拿手菜大走味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89「失智症不像其他精神障礙容易辨識」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邱銘章表示,早期失智者外觀與一般人無異,但在記憶力、方向感、語言、個性及行為等方面出現改變,例如重複說同一件事,重複買相同東西,東西擺放錯亂(如把麵包放在鞋櫃裡),以及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如拿手菜走味)等,這都是一般失智症病人初期常見的情況。 -
早期確診用藥 失智老人不再是負擔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18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曹汶龍醫師指出,阿嬤常常迷路走失,有時被警察送回家,甚至動員全村村民幫忙尋找。此外,阿嬤脾氣越變越暴躁,甚至會作勢要打人,家人覺得不對勁,帶她就醫檢查後,確認罹患失智症。 -
先說我是誰 減少失智長者發脾氣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94台灣失智症協會政策專員陳國忠指出,不少家屬抱怨,過年期間孫子們到家中探望失智長者,長者卻莫名其妙大發脾氣。其實,這主要是因為長者可能已經忘了晚輩是誰,若一直追問反而很容易讓長者不悅,建議晚輩主動告訴長者「我是XXX」,就能避免尷尬的情況發生。
-
老人生活難 失能長者僅3.9%受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6九九重陽節將至,根據經建會2012年人口推計,2025年時,台灣65歲以上老人將佔全人口2成,大幅超過高齡化社會定義的7%,而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成為世界之最。 -
家人多關心 失智老人生活品質更好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17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並非只有記憶力衰退或單一疾病,一旦語言或記憶力等功能出現衰退,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到日常作息,照顧者及家人就必須注意是否為失智症。精神科醫師陳震宇表示,失智症通常六十五歲之後比較容易出現,年齡越大出現機率越高,大家比較熟悉的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其中一種,屬於退化型的失智症,還有因為中風引起的血管型失智症,另外金屬中毒、腦室積水、代謝異常等因素也都會造成失智症。
-
機場迷航車禍身亡 失智症者意外頻傳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