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走路姿勢
-
踏出第1步最痛 中醫傳授2穴位+2茶飲緩解足底筋膜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12足底筋膜炎是導致足跟疼痛常見原因之一,尤其好發在需要長時間站立、走動或體重偏重的人身上。足底筋膜從腳跟一路延伸到腳趾,有幫助維持足弓與吸收震盪的功能。如果因為過度使用、長時間負重,或鞋子支撐不佳,筋膜就會受到反覆拉扯,進而發炎受傷,產生足跟痛的情形。中醫師陳欣如表示,該病症的典型症狀就是「早上起床踩地第1步最痛」,走1走後會稍微緩解,但久站或走多了又會加重。嚴重時甚至會影響走路姿勢,進而連帶引起膝蓋與腰部的不適。 -
調整走路姿勢竟能緩解膝蓋疼痛 個人化步態訓練助減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08隨著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退化性膝關節炎已成為中高齡族群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40歲以上民眾有近四分之一飽受膝關節疼痛困擾,許多人長期依賴止痛藥物或面臨手術換關節的命運。然而,美國猶他大學領導的最新研究為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僅調整走路時的足部角度,就能達到與藥物相當的止痛效果,甚至延緩軟骨損傷的進展。 -
不吃藥、免換關節 研究:1訓練可延緩膝關節軟骨損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94隨著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已成為中高齡族群的隱形殺手。根據統計,40歲以上民眾有近4分之1飽受膝關節疼痛困擾,許多人長期依賴止痛藥物或面臨換關節手術。然而,美國猶他大學領導的最新研究為患者帶來新希望,僅調整走路時的足部角度,就能達到與藥物相當的止痛效果,甚至延緩軟骨損傷的進展。 -
智慧足測進駐三總商店街 提升足部健康意識講求足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1963現代生活型態,長時間的久站、久坐以及不良的走路姿勢,已成為許多人足部疲勞和關節負擔的潛在原因。這些看似微小的足部問題,卻可能進一步影響膝蓋、髖關節,甚至脊椎的健康,對整體生活品質造成深遠影響。為了提升民眾對足部健康的重視,並及早預防相關問題的發生,阿瘦正式進駐三軍總醫院好食城三總商店街,提供全新升級的「智慧足測3.0」服務,透過快速精準的足壓與步態分析,協助民眾即早發現潛在問題、理解足部健康的重要性。 -
柯基車禍倒路邊!髖關節異常獸醫及時救助 免跛腳命運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4081新北市動保處說明,關於髖關節發育不良或是退化的情況,發生在部分品種犬的身上較高,但其實任何犬隻都可能會發生,民眾要隨時注意家中毛寶貝走路姿勢是否與平常不同等異常情況,並帶至動物醫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
下背痛到直不起來! 醫曝腰薦椎退化5大治療、9招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93大家都知道皮膚系統在退化過程中會有毛髮變白、皮膚鬆弛等現象,影響大多是容貌,而腰薦椎體結構性變化則會造成功能性的影響,主要是被包覆在腰薦椎體內的神經血管組織因結構性變化,如黃韌帶肥厚、骨關節肥厚,受壓產生各種症狀。在感覺部分會有下背疼痛、肢體疼痛、或是痠緊、僵直等不適感;在運動部分,則是腰部下背或受壓部位肢體無力。 -
農婦腳踝受傷長期不治療 醫師檢查時軟骨已經磨損光光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88楊志鴻表示,病患從事農務工作,檢查發查原先為右腳踝距骨小骨折,因為當時沒有治療,這十幾年來持續的勞動下,右腳踝關節最終引發為外傷性關節炎,裡面的軟骨全部都磨損掉了,右腳不太能夠負重,造成走路都是一跛一跛的,在工作上或日常生活上都非常的不便。 -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一線曙光──細胞間質療法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18帕金森氏症病患初期可能只有不明原因肌肉抽動或痠痛,但經過一段時間後,病人可能也不自覺有何異常,但由別人來看時卻覺得走路姿勢開始異常,接著病人可能感覺無緣無故走路容易跌倒,這時病人才開始感覺走路變慢了或開始出現手腳顫抖症狀,通常病人此時才會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