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超音波檢查
-
10個人中有2人肝臟出現「1危機」 放任不理恐成肝癌
癌症新知 / 肝癌2614從平常腹超檢查數據統計來看,患有脂肪肝的異常總人數,等於是10個人之中,就有2人有脂肪肝,因肝炎初期多數不會自覺症狀,當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若未及時治療檢查,便有成為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的風險,特別是患有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代謝症候群等疾患者更容易有脂肪肝,而B、C肝患者本來就是肝癌高危險群,一定要每半年追蹤1次超音波及血液胎兒蛋白檢查,不可不慎。平日民眾保護肝臟,避免脂肪肝找上身,要遵循4不1多的健康守則:不熬夜、不暴飲暴食、不吸菸、不嗜酒、多攝取天然且新鮮食物及蔬果,配合適度運動、減少過重及肥胖。若常感疲倦、食慾下降、經常全身無力、腹脹或上腹部有壓迫的悶痛感,須盡快找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治。 -
6旬男疝氣3年不理下場慘!劇烈腹痛送醫 緊急切腸保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1063歲魏先生因左側陰囊腫漲、肚子下腹劇痛求診,經長安醫院泌尿科黃煒軒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診斷為嵌頓性腹股溝疝氣合併小腸阻塞壞死,緊急接受腸子切除手術與疝氣修補,術後恢復良好。醫師表示疝氣是1個不定時的炸彈,若發現股溝該邊處有異常突起時,應盡早就醫處理。 -
華碩手持式超音波升級!支援4大系統 小巧方便助診斷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560隨著智慧醫療興起,台灣品牌大廠華碩利用現有技術研發創新,為了擴大擴大使用情境及場域,旗下產品手持式超音波解決方案LU700 / LU710再進化,可同時iOS、Android、Windows、ChromeOS4大作業系統,輕巧方便攜帶,加上電池飽滿下可連續掃描4至5小時的特色,在後疫情時代將成為數位醫療蓬勃發展的助力。 -
高齡產婦增加!國健署提「好孕6招」 助媽咪安心待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40現代人晚婚晚生現象,女性易成為高齡產婦,將增加高危險妊娠風險,國健署為了讓準媽媽安心待產,提出「好孕6招」,希望準爸媽能多多注意,同時也呼籲,高齡孕婦對媽媽寶寶都可能帶來風險,國人應盡早規劃生育計畫,把握孕育下一代的最好時機! -
本土+23931!死亡+31 40多歲女快篩陽隔日昏迷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5)日宣布新增23,931例本土個案,172例境外移入,3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最年輕死者1名為40多歲女性,有接種3劑疫苗,本身有慢性腸炎病史,患者在8月28日在家快篩陽性,隔日在家昏迷不醒,緊急送醫後仍不幸過世。 -
本土+33483!死亡+36 40多歲1男1女慢性病加重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6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日宣布新增33,483例本土個案,336例境外移入,36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最年輕死者2名為40多歲個案,1男1女,分別接種2劑及3劑的疫苗,本身具有慢性疾病,後續均因病況關係過世。另兒童MIS-C重症增加2例,為4歲女童及11歲男童,皆沒有打過疫苗,目前11歲男童仍在住院治療中。 -
3旬OL低頭族頸椎退化長骨刺 增生治療助恢復不必開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1330多歲職業婦女,因工作關係長期需要低頭,飽受肩頸痠痛之苦。檢查發現頸椎退化長骨刺且椎間盤也有脫水之情形。台中市長安醫院復健科陳音翰醫師表示,退化性疾病近幾年來在年輕族群中也相當常見。採用增生治療,將促進組織修復的藥物直接打進受損結構配合超音波導引讓這些藥物直達患處,達到最好的效果。整個療程視患者嚴重之程度、修復能力及選擇的藥物而定,大約須施打3至6次不等,治療成功率約7至8成,對於那些做傳統復健效果不佳,沒有時間長期復健,或是不想開刀的患者,更是適合選擇此種治療。 -
接種疫苗後肩膀劇痛忍2個月未改善 醫曝就醫3大時間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04關於疫苗注射後有產生多日無法緩解的肩部疼痛或旋轉肌腱撕裂傷案例不少,且並不是特定疫苗造成。部立台北醫院復健科葉圜叡主任表示,並不是COVID-19疫苗特別會攻擊旋轉肌腱,而是注射過程引發的問題。可能是注射位置不正確引發的急性或長期發炎反應。因此疫苗注射後發生異常的肩部疼痛,建議到醫院就診,並接受超音波的檢查,較能明確了解病因,進行正確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