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超音波
-
天天喝酒喝壞肝!紅血球變大顆 酒精性肝病悄悄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201天天喝酒可能導致紅血球過大、肝臟出問題!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一位60多歲陳先生,有天天喝酒的習慣,經健康檢查後發現有輕微貧血,屬於紅血球過大的貧血,這種不健康的紅血球可能是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所致,進一步抽血檢查兩者都正常,代表腸胃可吸收上述營養,但是肝臟可能已經生病了。 -
黃疸恐是肝膽發出求救警訊!5症狀別大意 醫師揭3成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55每年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而當肝臟發炎厲害的時候,即會出現黃疸表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璞表示,黃疸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當皮膚、眼白、甚至尿液出現明顯發黃時,這不僅僅是皮膚顏色的改變,更可能是身體健康亮起紅燈。 -
恐慌症發作擔心快死掉?醫揭13項症狀 專業治療獲成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3279恐慌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指出,恐慌常常是不可預期的突然發作,而發作前少有徵兆,但是嚴重發作時間都不長,很少超過半小時。恐慌症患者常擔心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好幾個星期1次,也可能一天好幾次。
-
炎夏好發尿路結石!補充水分很重要 6症狀出現速就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76炎熱的夏天即將來臨,急診及門診尿路結石的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林嘉緯表示,常見尿路結石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泌尿系統的結石,水分的流失及水分攝取不足等,都是罹患尿路結石的危險因素。 -
國衛院攜手部桃研發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 防院內感染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149醫療照護相關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HAI)是影響病人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其中約20%至70%可預防,主要歸因於不良的手部衛生習慣。為降低感染風險,醫護人員保持手部潔淨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範措施。然而,全球醫療機構的手部衛生遵從率中位數僅約40%。儘管直接觀察醫護人員洗手行為能提升遵從性,卻會耗費大量人力與時間。 -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赴韓參加K-MEX 促中醫國際交流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514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沈瑞斌醫師表示,此行受首爾韓醫師會邀請,籌組「台灣館」,希望讓韓醫界與相關產業看見台灣中醫發展的潛力。台灣館以「Facial Acupuncture and AI」為主題,展出多項創新成果,例如結合影像辨識與大數據分析的AI美顏診斷系統,針對不同臉部結構,提供個人化的醫療建議。沈瑞斌醫師進一步指出,台灣中醫在顏面針灸、美顏針等技術上已相當成熟,目前也與輔仁大學、長庚大學進行學術與臨床研究。美顏針創始人宋貞和醫師更親臨台灣館與台灣團成員合影。 -
踝關節急性扭傷「忍忍就好」? 醫:這樣做不留後遺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373PLT搭配玻尿酸治療能進一步提升修復效果,且降低疼痛感,適合用於急性期至亞急性期的韌帶、肌腱損傷治療。針對治療流程,急性期扭傷患者通常建議一開始先施作肌腱玻尿酸注射,1至2周後評估關節穩定性及步態,再視情況追加PLT治療。 -
類風溼不會痛就沒事? 醫:影像檢查掌握關節受損程度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2935歲張姓廚師於10多年前確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起初經藥物治療後,發炎指數降至正常,之後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抽血指數及關節腫脹疼痛均獲得大幅改善,整體病情控制良好,多年來讓他一度誤以為「不痛就沒事」。直到近日又再次出現關節疼痛的情形,回診檢查後才發現,其實手腕骨頭早已被悄悄地破壞,所幸經醫師評估後,改用不同生物製劑治療,骨關節破壞情形才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