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超高齡社會
-
2025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中研院跨界為精準健康做部署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200今年(2021)中央研究院首度跨界,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展開人體資料庫合作計畫,透過擴增社區型健康參與者收案量,加速超前部署。前副總統暨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先生表示,精準健康為我國生醫發展重要的下一步,對於中研院首次跨學術與產業的合作表達期待。中央研究院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李德章代表與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石曜堂董事長皆表示,此次攜手充分展現產學合作精神,有助提升人體生物資料庫的多元化,未來也將朝向串聯雙方龐大數據發展,成為國家最堅強的精準健康後援隊。
-
高齡長者慢性病骨鬆高居第4位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08一般人身體骨骼內有造骨細胞、破骨細胞2種,負責骨質的製造和分解,若受到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會使得分解速度高於製造速度,造成骨質流失,也就是所謂骨質疏鬆症。傅紹懷醫師說明,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至0.5%,到了80歲骨質更會加速流失。 -
台灣骨折發生率全亞洲之冠 骨事抗跌牢記駝矮痛3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09骨質疏鬆症是常見但卻很少人注意的隱形殺手,有許多症狀不明顯,但是只要輕微跌倒,或是突遇過猛外力,就可能造成嚴重骨折,骨折後引發嚴重的疼痛與行動限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
失智症非正常老化 找對科別妥善治療有助延緩病情惡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7243依據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估,至2019年底,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口,其中65 歲以上老人失智症盛行率為7.78%(約28萬人),也就是說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失智症的影響,已經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戰。然而,失智症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民眾又該如何區分正常老化與失智呢? -
橘世代銀未來產業高峰會 為台灣超高齡化社會做好準備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602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25年台灣高齡人口將跨越20%超高齡社會門檻,今年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推估為42.8歲,預估2034年超過50歲,屆時全國人口約有一半為50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隨著人口老化,消費市場板塊移動,新一代熟齡族商機無限,世界衛生組織推估,2025年全球銀髮產業市場將達到新台幣1,122兆元,被喻為21世紀最具有潛力的產業之一。 -
失智照護結合科技力 為2025年超高齡社會超前部署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43此次研討會由台灣失智症協會主辦,富邦人壽主要贊助,邀請20多位科技及失智領域的專家,分享科技研發及應用成果,希望能優化失智者生活品質、降低家屬照護壓力。現場超過300人參與,迴響熱烈! -
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 中醫「養能合道」長壽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84「變老是生命必經之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邱淑娟解釋,人體生長發育、維持生命,都需要靠脾胃供給營養,如果脾胃虛衰,功能異常,人就容易變老。 -
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94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