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跨國合作
-
中山醫大校長黃建寧呼籲 成立專責的「糖尿病辦公室」
醫藥衛生 / NOW人物9203醫療系統聯盟(Healthcare Systems Consortiun, HSC)於2024年首度舉辦醫療科技系列獎項評選,其中「醫療科技傑出貢獻獎」由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獲得,是該獎項唯一得主。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糖尿病患者已超過250萬人,且持續增加。歷任兩屆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深知該疾病的嚴重性,並直言,國內糖尿病的結構呈現「M型化」:一端是65歲以上的高齡者,另一端則是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 -
揭開大腦運作之謎! 陽明交大發表神經元放電定位成像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6605陽明交大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一項突破性的活體成像技術,可在大腦中精準捕捉神經細胞的放電活動。就像在浩瀚銀河中定位出發光恆星一般,這項創新解決了長久以來神經科學的觀測瓶頸,為揭開大腦運作之謎邁出關鍵一步。 -
跨國打造智慧醫療! 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預警發育風險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5289早產兒的照護一直以來都是新生兒醫療領域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其中的「生長監測」更是確保早產兒健康發展的關鍵。醫療團隊透過持續追蹤早產兒的身高、體重及頭圍等數據,不僅能即時掌握病情變化,及早評估潛在疾病風險,亦可以依據生長狀況調整營養與水分供應,為每1位早產兒爭取最佳的成長機會。 -
肺癌成死因之首! 專家呼籲建防治辦公室實現健康台灣
癌症新知 / 肺癌7091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111年肺癌發生個案數1萬7982人、死亡個案數1萬53人,均位居首位,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此,台灣癌症基金會今天呼籲政府應儘速成立「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提供肺癌防治所需的經費與人力。 -
台法資安AI研討會!聚焦6大關鍵議題 促進跨學科對話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339國科會今(4)日與法國在台協會召開2024台法資安、人工智慧與數位科技國際研討會,由主辦單位國科會副主委陳炳宇與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Franck Paris)共同開場,聚焦資安、人工智慧與數位科技領域,全面展開關鍵議題探討,讓台法在科研上的理解及未來具體合作上奠定重要的基礎。 -
突破癌症抗藥性!北醫跨國研究 此法治癌成效近9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278台北醫學大學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找出癌症患者的抗藥性原因,同時發展出創新基因療法,未來有望搭配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提升逾9成的治療效果。 -
張金堅教授鑑古知今 從SARS到COVID-19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162台灣在2003年3月中旬,出現第一個SARS病例,一位在大陸經商的台胞返台後發生發燒、肌肉酸痛及頭痛等類似流行感冒症狀,後來相繼發生肺炎及呼吸衰竭,他的太太及兒子也陸續得病。同年4月中旬,香港淘大花園的一位居民來台探親,掀起台灣社區感染的浪潮,也將台灣幾所醫院的感染管制成破口。兩個月內出現將近700名的病例,並造成84人死亡,其中包括6位醫護人員。 -
AI早覺醫療要來了! 北醫跨國研究論文刊登《JMIR》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19早覺醫療是以AI及大數據為基礎的疾病預防模式。李友專表示,早覺醫療不等同於預防醫療,主要的不同點在於3個「及早」:(1)是預防要及早;(2)是急性症狀治療要及早;(3)是過了急性期後,長期照護要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