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躁症
-
想放鬆心情嗎? 看海比森林浴更舒壓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5這項研究是以紐西蘭威靈頓各個地區的居民為對象,評估他們的壓力狀況,考量了居民的富有程度、年齡差距、性別以及其他種種因素之後發現,每天可以看到海景的人,其壓力值通常較低;而經常看公園看綠地的人,壓力的程度並沒有改變。 -
大腸瘜肉都會癌化? 定期檢查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276近年來台灣食安問題嚴重,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目前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經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依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推估全台大約80萬人有大腸瘜肉,若無及早發現,恐有大腸癌風險。 -
糞便萃取腸道菌 腸炎治癒率更勝抗生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65腸胃健康就能免於多種疾病的說法已經陸續被證實。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醫師吳明賢指出,腸道菌與人體的免疫與代謝系統有重要的關聯,腸道裡逾500個菌種,連糞便的重量都有半數來自腸道菌,就像是「人體的另一個器官」。若腸道菌相失衡,可能引起腸躁症、大腸癌、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過敏或精神相關疾病。 -
持續狂拉跑廁所 小心發炎性腸道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054 -
飲食少纖維且不明腹痛 當心憩室炎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01一名49歲患有糖尿病及腸躁症男子,一年前大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憩室,最近因左下腹痛持續1週而就醫。門診檢查他左下腹局部腹膜炎症狀,白血球升高,腹部超音波發現憩室發炎所造成的膿疱,所幸施以抗生素治療後痊癒。 -
長期腹瀉、腹痛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77蘋果迷應該不難發現,賈伯斯自1999年以來,從原本的臉頰「澎皮」到2011年謝世前的面黃肌瘦,就是罹患了「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時已晚期,徒留遺憾。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王秀伯理事長表示,高達5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是在健檢進行「內視鏡」檢查,罹患此病。王秀伯也指出,藉由有效的「內視鏡」相關檢查,可讓8成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腫瘤未轉移前,就提早發現異常。 -
考季壓力大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69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常務理事邱正堂醫師表示,近來考生因緊張壓力大導致腹痛、腹瀉的情況劇增,腸胃科門診諮詢量比平時高出三成,部分患者起初誤以為是大腸急躁症、腸胃炎或是痔瘡,進一步診斷後才發現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
-
年後開工提不起勁 全因「收假症候群」惹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18台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師洪敬倫指出,「收假症候群」在精神醫學中並沒有這項診斷,但確實有不少人在長假結束後感到強烈失落、沮喪、焦慮,無心工作,甚至產生厭惡及倦怠,加上長假期間生活作息大亂,導致收假後難以轉換回來,造成失眠,精神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