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輕症
-
健保30有成! 石崇良:從治病到健康、永續與健康平權
醫藥衛生 / NOW人物9096全民健康保險邁入30週年,這不僅是台灣醫療體系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個擘劃未來願景的關鍵時刻。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即將於9月1日接任衛福部部長,在回顧健保30年來的輝煌成就,石崇良提到,健保以眾人之力、科技之助,努力守護國人健康,實現醫療平權的理想。面對超高齡社會、新興疾病與國際變局等多重挑戰,健保透過數位轉型,從過往的「疾病照顧」轉向「健康照顧」,為全民建構一個更智慧、更永續的醫療新未來。 -
UCC如何緩解急診壅塞? 假日急症中心輕症分流助改善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8823為有效緩解國內急診壅塞問題,特別是假日期間輕症患者湧入急診室的現況,健保署正積極推動「假日輕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概念。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近日表示,根據統計,週末基層診所開診率大幅下降,導致許多雖不嚴重但需緊急處理的發燒、腹瀉或輕微外傷等第4、5級輕症病患轉往大醫院急診,占急診量約20%,嚴重影響急診醫療量能。UCC的目標是透過分流輕症病患,讓急診醫護人員能將資源更專注於真正的重症患者,提升整體醫療服務效率。此舉不僅能改善急診擁擠,亦能確保民眾在假日期間仍能獲得即時且適當的醫療照護。 -
解決急診壅塞!學習日本經驗 假日急症中心擬10月上路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156假日生病,趕赴大醫院急診,看病領藥,常得排上好幾個小時,健保署將於10月起試辦「假日急症中心」,在急診壅塞醫院(如林口長庚、台大、馬偕)附近地點開設據點,分流收治急診輕症病人,掛號費一定低於醫學中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則表示,假日急症中心是一項值得期待的制度創新,但不能只是空間的設置,而應是醫療系統整體思維的轉型。 -
新冠疫情趨緩比前1週下降36.1% 但重症及死亡仍偏多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627新冠疫情持續下降,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2萬9007人次,比前1週下降36.1%,但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偏多,疾管署疫調顯示,7月8日至14日新增114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32例本土死亡病例。上週最年輕死亡個案為南部40多歲男性,患有神經系統、心臟等慢性病史,長期臥床,陸續接種6劑新冠疫苗,但是最後1劑是去年2月施打XBB疫苗,並未接種最新JN.1疫苗。 -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970679歲李先生,雖然年紀已長依然老當益壯,負責搬運瓦斯空瓶。近日因嚴重的下背疼痛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檢查發現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醫師建議手術處理。不料,手術前抽血檢查意外發現腎功能差、貧血、高血鈣等問題,照會血液腫瘤科醫師後,經骨髓檢查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 -
關節炎治療循序漸進! 醫:減緩退化透過再生療法有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678重仁骨科醫院副院長黃獻漳醫師指出,人體由206塊骨骼構成,骨頭與骨頭之間連接的關節,由上至下包括頸椎關節、肩關節、腰薦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可能因先天、慢性疾病或老化,而導致關節退化。 -
新冠高峰提早報到! 疾管署:預計這週之後脫離流行期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276上週新增166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25例本土病例死亡,新冠重症、死亡等個案人數雙創新高,其中年紀最輕的死亡個案為30多歲男性,原先身體健康,5月下旬因喉嚨痛、全身痠痛而就醫,兩度收治加護病房,不幸於併發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 -
肩頸疼痛引起失眠、血壓高 小扁針療法助循環鬆解頑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5872歲黃先生於110年及113年發生2次腦梗塞。時常因肩頸肌肉緊繃,持續疼痛導致夜晚難以入眠,血壓又偏高,白天疲累不堪影響正常生活。113年12月底,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門診就醫。診察發現黃先生肩頸部肌肉非常僵硬,頸椎過度伸直,椎間孔狹窄,影響頸部往腦部的供血,故導致肩頸疼痛,影響睡眠,進而血壓偏高。任東輝主任為黃先生每週施以1次小扁針療法,經過4週治療,肩頸部緊繃痠痛獲得緩解,晚上不再失眠,睡得較安穩,血壓穩定,生活品質獲得提升,目前時續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