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院
-
聽到發燒「心好慌」? 專家提醒吃藥也可能使體溫升高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47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表示,發燒代表身體正在動員免疫細胞,要來對抗外界物質,發炎或感染部位會有細胞激素,告知掌管體溫的大腦下視丘,應該要提高體溫加強免疫系統;但不是所有發燒就是身體正在感染,藥物過敏或副作用,都有可能讓體溫升高,讓身體溫度高於平常。 -
40年老菸槍胸痛僅吃止痛藥 檢查確診主動脈剝離險沒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44蔡先生自述,自己從事勞力工作,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抽菸,已經有40多年菸齡,多年前發現罹患高血壓,但認為沒有症狀,便無服藥控制,直到7月底突然感到一陣胸悶劇痛,本以為是在烈日下工作所致,便不以為意,自行購買止痛藥緩解,隨後又連續胸痛,嚇得他趕緊赴醫,原本想延至慶祝父親節後再接受治療,所幸在父親的堅持下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才能延續父子情。 -
心肌梗塞快撥打119救命 每延遲30分鐘死亡率增7.5%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57成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貽恒表示,目前針對心肌梗塞緊急救治,心臟醫學會最新指引中強調,救護車中最好要有簡易心電圖設備,當有心肌梗塞疑似病患時,就能在救護車上馬上判斷,心電圖有沒有心肌梗塞徵兆,一旦初步確認有心肌梗塞跡象,就馬上送到能處理心肌梗塞醫院,免去轉院所耗費的時間。 -
感冒後癱瘓成活死人 竟是罕病格林巴利症候群惹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8049楊自強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速度非常快,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
簡孝文指出,換血治療是將攻擊神經髓鞘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1個月後才轉至本院治療,為了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總共換血了7次,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 -
她平日與人為善竟對同事暴怒 因大腦罕病惹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1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王馨範說明,患者當初到院時,躁動情形已經十分嚴重,甚至難以配合檢查與治療,只能給予鎮靜劑以檢查作業,經初步分析多種檢查結果都與腦膜炎相似,但關鍵報告出爐後確診為「抗NMDA受體腦炎」。醫療團隊緊急進行血漿置換術治療,患者不再癲癇發燒,情況獲得好轉,雖然出院前仍有易怒現象,但已能簡單自理生活。 -
急性心肌梗塞分秒必爭 葉克膜從鬼門關搶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12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指出,彭先生本身患有川崎氏症,平時有規律服藥,2年前也曾因急性心肌梗塞置放支架,日前至埔里拜訪朋友,早上起床時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友人發現緊急將他送往鄰近醫院CPR加電擊,但生命徵象仍極度不穩定,便立刻聯絡亞大醫院心臟血管團隊,並備好葉克膜,到院後立即施作心導管手術及重建冠狀動脈血流,總算救回一命。 -
咳嗽太用力導致頸動脈剝離 他差點沒了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69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啟仁表示,頸動脈是血液通往大腦供氧的主幹道之一,當血管壁內膜因外力等因素剝離、產生裂縫時,血流沖刷下就會撐開剝裂的內膜,進而阻塞血管、產生血栓,引發腦中風。
-
一次搞懂DRG新制 避免成為醫療人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099除重症患者利益恐受到影響外,屆時也可能引發重症醫師出走潮,好的醫學中心加護病房也會一床難求。林口長庚醫院加護病房主治醫師黃崇旂就表示,年近60的他,待在加護病房已有20年,如今聽到DRG即將上路,讓他萌生轉換跑道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