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轉院
-
八成準媽媽缺乏早產知識 范范黑人守護小腳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46今年早產生下雙胞胎的范范以個人經驗為例,她懷孕33周時,羊水提早破裂而早產,雙胞胎皆因體重過低須轉院至有新生兒加護病房的醫院救治,范范因此面臨必須與孩子分離,卻又不知孩子生死的困境。范范、黑人發現,許多孕婦認為自己不會生早產兒,因而輕忽早產徵兆,事發當下才會措手不及,若能提前得知「產前母體轉送」觀念,媽媽和寶寶都能在第一時間接受妥善治療。
-
兒科急診醫糾多 專業醫師紛紛出走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74台灣兒科醫學會與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近期針對醫學中心、兒童醫院、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等兒科醫師訓練醫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全台僅42%區域醫院,是由兒科醫師擔任第一線醫師診治兒科急診。其他不是由成人急診醫師取代,就是付之闕如,兒科醫師僅擔任急診會診。 -
爸爸去哪兒? 蔡岳勳鼓勵「爸爸戒菸去」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446蔡岳勳導演曾有超過15年的菸齡、每天抽2包菸,卻意外因兒子的出生而讓自己成功戒菸。2000年蔡導的大兒子蔡淳羽出生後第3天,醫師告知寶寶心臟有2個破洞須轉院急診,蔡導和妻子抱頭痛哭,並暗自宣示不再吸菸、祈求上天庇護自己的孩子度過難關,戒菸7個月後孩子的心臟病竟奇蹟康復了。 -
紓解急診壅塞 未來小病滯留院需自費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6健保署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草案,新增「經診斷無急診必要、無病床可收治宜轉院者,若是滯留急診,可歸於不當使用醫療資源,有關費用應自行負擔。」辦法已預告,預計2至3週後公告實施。 -
防疫醫師赴韓考察 擔心南韓MERS疫情已失控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8因應南韓MERS-CoV疫情,疾管署於5月28日派遣防疫醫師陳孟妤前往南韓拜會衛生單位與醫師,並對當地僑民進行衛教宣導。陳孟妤表示,韓方對於疫情的傳播相當保密,媒體對於MERS的進展報導也相對保守,民眾則欠缺自主健康管理觀念,戴口罩比率偏低。 -
早晚溫差過大 慎防腦中風及心血管疾病意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92李紹榕主任解釋,因氣溫劇烈下降,會使得心血管收縮,心臟負擔增加。若民眾心臟機能較差,無足夠力量維持冠狀動脈血流,就容易發生血管阻塞,造成部分器官血液供需不平衡及心肌梗塞等。相對的,血管收縮會讓血壓驟然升高、心臟的血流受到阻礙,導致心臟要更用力搏動,來通過阻力增加的血管;如此一來在原本動脈硬化或流體力學上受力較大之處,就容易因過強的收縮力而發生血管壁剝離甚或破裂。 -
自體脂肪隆乳高風險 新式隆乳詢問增五成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036日前32歲呂小姐因產後乳房萎縮下垂想重建,便到醫美診所接受自體脂肪隆乳手術,從腹部抽取脂肪,再注入二邊乳房各300至350 CC,一口氣從B罩杯升級到E罩杯。 -
連續處方箋及住院轉診 即日起放寬規定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271配合二代健保將自明年1月1日起上路,衛生署完成「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修正,並於101年11月6日正式發布。其中放寬多項慢性病患相關規定,增加就醫領藥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