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追蹤治療
-
做好B肝、C肝防治 肝炎帶原者遠離癌變風險
癌症新知 / 肝癌2235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內科教授戴嘉言醫師指出,許多患者家族中有肝炎的家族病史卻沒多加注意,肝炎帶原多年造成「肝臟反覆發炎」,進而「肝硬化」,最後變成「肝癌」,這就是典型的「肝癌三部曲」!既然B型和C型肝炎是導致肝病主因,為什麼多數肝病患者並沒有積極追蹤治療呢?戴醫師認為,原因在於肝臟沒有神經分布,身體無法第一時間用疼痛反應出警訊,等症狀明顯往往為時已晚。 -
小時近視不控制 長大青光眼來報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64一般人正常的眼壓約10至20毫米汞柱之間,過去認為眼壓長期超過20毫米汞柱以上才會造成青光眼,但後來發現有不少人眼壓小於20毫米汞柱,卻還是產生青光眼的神經退化,這個情況便稱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相反的,也有一群人長年眼壓高於正常值,但尚未產生神經的病變,這時則叫做高眼壓症。近年來由於近視人口的增多,由近視導致青光眼機率上升的議題也漸受重視。
-
肝基會寒冬送暖 關懷艋舺保肝顧健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肝基會楊培銘教授指出,台灣每40分鐘就有一人因肝病死亡,主要是B、C肝引起的肝硬化、肝癌,而保肝第一步就是人人驗B、C肝。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所做調查,一般民眾普遍缺乏肝病防治的正確知識。 -
男老師睪固酮下降情緒低落 更年期非女性專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116從事教職的盧先生在年初發現自己對許多事失去興趣、情緒低落現象增加,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了睪固酮低下症,經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謝政興評估後,開立塗抹式睪固酮凝膠治療,盧先生須每3個月回診,經過一年的追蹤治療才得以恢復健康。 -
錯失矯正黃金期難挽回? 牙醫師:永遠不嫌遲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979究竟矯正有無最佳年齡與年齡限制?碧礽牙醫吳碧礽院長表示,齒列矯正並無年齡大小的限制,矯正不僅是追求美觀,整齊咬合對於口腔功能的完整發揮,扮演了關鍵角色,更會影響全身健康。因此呼籲民眾不應忽視咬合問題,除了定期檢查,無論年紀多寡,只要發現咬合不正,皆應及早諮詢牙醫師尋求幫助。 -
1滴血篩檢基因 遏止黏多醣症遺傳悲劇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62為了減少先天代謝異常遺傳悲劇上演,新生兒篩檢中心衛生保健基金會今年9月起,帶頭推動黏多醣症新生兒公益篩檢,提供800萬經費免費篩檢黏多醣症第2型與第6型,預估將有6萬名新生兒受惠。
-
高層次超音波 嚴格把關胎兒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鍾繼賢醫師表示,現行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給付兩次產前的超音波檢查費用,屬基本項目的檢查,主要評估胎兒大小、胎位、羊水量和胎盤位置等。而懷孕20至24週時,寶寶的器官已發育到一定程度,可透過「高層次超音波」進行較精細的檢查,讓準爸媽提早了解胎兒的健康狀況,若有任何異常也能在出生後及時追蹤治療。 -
七旬老婦鼻竇炎復發不理會 病菌侵腦險送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271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醫師傅嘉祥表示,這名老太太長期罹患鼻竇炎,14年前曾接受鼻竇手術,今年慢性鼻竇炎復發,藥物治療無效,醫師建議開刀,但老太太因怕痛堅持不願接受,後來病發送進急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看到單側鼻竇膿瘍已越過顱底骨,侵入腦部,形成大量腦部膿瘍,病情相當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