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追蹤治療
-
全方位肝病醫療照護 「好心肝門診中心」成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6在開幕典禮,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表示,「好心肝門診中心」擁有最新進科技化的檢驗儀器,明亮而溫暖的門診環境,親切專業的醫護人員及義工,完全以病人為中心,把每位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從肝病早期預防到疾病診斷與治療,也包括完善的轉診服務,並將照護關懷範圍擴及肝病病友及其全家。 -
孩童關節腫痛 恐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80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任葉國偉醫師表示,台灣幼年型自發性多關節炎的發生率為每1萬名孩童有3.8人,盛行率為每10萬人有19.5人,每年約800多人在國內醫院定期追蹤治療。臨床從1歲多的幼兒到高中生都有,高峰期發生在 11至15歲。
-
高度近視併發症多 應及早積極預防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69一般近視度數超過600度以上時,可稱之為高度近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調查發現,我國學生近視嚴重性不單是發生年齡早、盛行率高,而且罹患近視度數也深。台灣國小1年級學童近視比率約在20%左右,到國小6年級約60%,高中3年級約達85%。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在高三時有16%的比率,到大學時,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高度近視的患者。 -
泡泡尿久聚不散 小心腎病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60台中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楊洵醫師表示,有位16歲張同學今年2月感冒,在診所吃感冒藥1周之後,體重逐步增加,原本64公斤,短短3周竟爆增為84公斤,且雙腳嚴重水腫,呼吸時略有小喘,家人驚覺異樣,帶他至腎臟科就診。
-
眩暈上身-末梢循環不良 內耳積水引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070資深耳鼻喉專科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學博士李宏信解釋,眩暈症是相當惱人的症狀,很多疾病都會引發眩暈症狀,像是感冒、發燒、腸胃炎、高血壓、腦中風、腦瘤、心臟病等,都有可能引發眩暈症。但大多數人發生的眩暈情形,其發病原因大部分與上述疾病無關,且都找不出原因。直至梅尼爾醫師首次發現,內耳病變是引發眩暈症的主因,爾後凡有眩暈症狀,就被統稱為「梅尼爾氏症」。 -
八旬翁三癌纏身 定期追蹤治療保健康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2143根據國外研究,男性乳癌的發生率約1%,佔男性惡性腫瘤的0.1%,由於男性常常會忽略乳房硬塊,常等到出血或流膿才會接受治療。黃爺爺發覺左側胸口有些許疼痛,且觸摸有硬塊時,便立即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門診求助,醫師發覺是罕見的第一期男性乳癌,在家人鼓勵及醫師治療之下,勇敢接受手術切除與藥物治療。
-
病毒入侵 男子顏面神經麻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78新竹馬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炳鐘表示,男子左眼無法閉合,嘴角歪向右側,盥洗時發現水不斷的從嘴巴裡面漏出來,同時察覺左耳變得較敏感怕吵,對食物的味覺也變遲鈍,男子立即到院就醫,確診為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 -
認知不足-74萬名肝炎患者 未追蹤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34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指出,B肝、C肝患者透過定期追蹤及治療,可有效控制,但網路調查卻發現,在已知自己患有B肝、C肝炎後,仍有3成未前往就醫。不就醫原因,高達7成7是認為「身體無症狀應該不需要」,有2成「不知道應該要看醫師」,而1成民眾「不知道要去哪裡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