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追蹤治療
-
攝護腺肥大膀胱沒彈性 老伯身藏2公升尿液腎臟險壞死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322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個案由於攝護腺肥大緣故排尿不順暢,就醫時小腹部腫脹,藉由超音波掃描發現,膀胱累積尿液1公升以上,腎臟與輸尿管也都是尿液,但病患沒有想要小便感覺,尿液充斥膀胱、輸尿管、腎臟,導致膀胱變形失去想要小便感覺,腎絲球過濾率僅17.7,正常人則是要大於60。 -
新生兒髖關節問題恐影響一輩子 初產婦是高危險群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70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陳文發醫師說明,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簡稱DDH),是種自母胎到出生、長大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導致關節不穩、半脫位甚至脫臼。以前所稱的先天性脫臼(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即是指髖關節完全滑脫的狀態,屬於最嚴重的類型。早期命名為「先天性」也不完全正確。事實上,DDH是種發育過程中,連續發生的慢性病態,如不給予導正治療,最終可能導致長大後跛行,造成終身的遺憾。 -
甲狀腺風暴死亡率達30% 血漿置換術成功平息致命危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07臺北榮民總醫院近2年接獲2名棘手的甲狀腺風暴病患,因為出現嚴重藥物過敏,無法在常規治療下有效控制病情,醫療團隊在危急中,使用換血漿的方式,成功平息甲狀腺風暴。 -
國人出國旅途中死亡發生率 平均每10萬人就有1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3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林益卿表示,觀光局統計100年至107年期間,出國旅遊人次年平均成長率為8%,而20%至70%旅客曾於旅途中出現健康問題,其中1%至5%旅客曾尋求醫療協助,0.01%至0.1%旅客需要急診治療,其中約每10萬名旅客中,就有1位在旅途中死亡。 -
幽門螺旋桿菌不追蹤治療 再次檢查竟成胃癌後悔莫及
癌症新知 / 胃癌3851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此案例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未積極接受除菌治療之外,受檢者平日飲食偏愛吃重鹹、醃漬物,也提高了罹患胃癌的風險。台灣近年來因飲食衛生環境改善,感染幽門桿菌的盛行率大幅降低,大多數已感染患者沒有症狀,約有15%機率會形成為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相對也會提高罹患胃癌的機率。 -
視力惡化不一定是白內障 糖尿病也會引起視網膜變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0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黃毓璇表示,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容易造成全身小血管病變,眼睛視網膜血管就是好發部位,這正是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臨床顯示,患有糖尿病的民眾5至10年後,均可能出現視網膜病變。
-
62歲伯走路不穩如打醉拳 竟是癌末轉移腦部
癌症新知 / 肺癌2944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鍾娜娜表示,余先生過去有抽菸習慣,也有癌症家族史,最近半年多來因咳嗽有痰,加上頭暈、走路偏向1側等症狀,家人都很擔心,因此決定赴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為肺腺癌末期,且癌細胞轉移至腦部和肝臟,腦內出現2顆約1公分大的腫瘤,不過在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下,目前已可行走自如,肺部原發腺癌及肝癌腫瘤也控制得宜。 -
多重用藥問題不可不慎 長者用藥安全6原則報你知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060多重用藥在台灣的情形有多嚴重呢?多重用藥的定義為開立5種以上的處方藥。從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奇美醫院藥劑部藥師評估741人次雲端嚴重多重用藥,經藥師整合傳送電子訊息給醫師後,出院時平均用藥品項從12.5種降低至7種;評估1,059人次雲端開立不適當用藥,經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介入後,出院時減少7成醫師開立不適當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