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退化性膝關節炎
-
不想老來骨鬆肌肉少 專家:營養運動雙管齊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台灣人口老化比例高,如何對抗老化,避免衰弱、肌少症上身,成了國人重要課題。想要擁有足夠的肌肉量,專家建議,應該從年輕開始,補充優質且足量的蛋白質及胺基酸,並搭配「阻力性運動」。 -
對抗退化性關節炎 醫師:人工關節是最後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90退化性關節炎為老年人最普遍的疾病。據統計,70歲以上年長者發生率高達70%,且女性多於男性;除手關節、髖關節及腕關節之外,最常發生在膝關節,疼痛嚴重時走路都成問題,但膝關節損壞就一定要換人工關節嗎?醫師建議,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不用急著開刀,可以先做大腿的股四頭肌運動,減緩疼痛,並先嘗試玻尿酸關節注射等治療。 -
中老年人跌不停 簡易毛巾操預防骨鬆肌少症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1419陳芳萍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跟肌少症為老化常見的疾病,肌肉含量與肌力不足,將影響老年人行動能力,並導致退化性膝關節炎,讓人站不起、走不穩,容易跌倒。若是嚴重骨鬆則可能骨折,甚至癱瘓、失能,必須臥床,造成家庭嚴重負擔。
-
醫師傳授這4招 包你膝蓋軟Q有力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426一般透過X光檢查可以發現關節間隙狹窄或骨刺生成等現象,如果嚴重,就需考慮接受關節鏡及換關節手術,不少老年人擔心手術復原不良,而不敢貿然動刀。
-
他退休後關節變形走不動 膝關節保健宜趁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370中國附醫中醫部傷科主治醫師侯甫葦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症狀為關節痛、關節變形與動作障礙,例如:走路就會痛、無力感與無法蹲下等症狀。好發於50歲以上,許多人因此無法工作,影響退休生活。 -
想找回膝利人生 錯補鈣質只是白忙一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4吳濬哲指出,國內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越來越多,且有年輕化趨勢,不少人熱衷超馬、慢跑,或是為了想翹臀,而天天練習深蹲,但因過度運動而傷及膝蓋,引發退化性關節炎。許多老年人擔心膝蓋問題造成失能,又怕增加子女負擔而不願就醫,因此自行服藥、錯誤自行診斷,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只能以輪椅代步,他提醒家人應多關心老人家的膝關節健康問題。 -
肩頸背痠痛莫大意 長期骨骼軸線不良難醫治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06成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李佳龍表示,有O型腿、X型腿、駝背或肩膀一高一低等情況的人,是屬於外觀上明顯的骨骼軸線變形者,而較輕微的變形則不易看出,也是最常被忽略的問題。他舉例,一般人正常站立時,頸椎彎曲0度、承重約5公斤;低頭使用3C產品時,頸椎輕微彎曲15度,承重增加至11公斤,如低頭幅度達60度,則頸椎承重會加重至27公斤,長時間如此會使得椎間盤退化、神經與關節發炎。 -
膝蓋疼痛走不了? 別小看髕骨症候群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055收治廖女士的台北慈濟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博智說明,患者自述膝蓋疼痛時,醫師大多只著重在膝蓋大關節,卻忽略前面小小的髕骨。髕骨俗稱膝蓋骨,當腳部用力,髕骨與大腿骨就會產生摩擦及壓力;蹲下去站起來時,力量更高達體重的8倍,長期磨損會造成髕骨提早退化。且60歲以上婦女,發生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比例較男性高2倍,不得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