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退化性膝關節
-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跟台大物理治療師這樣動一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209月8日是世界物理治療日,也是台灣的物理治療師節,今年主題是「退化性關節炎」。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利用這個機會提醒民眾,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不是只靠吃藥做電療,讓物理治療師介紹您合適的運動,以有效緩解疼痛、增進運動與活動的功能喔! -
發炎動脈栓塞術微創新療法 四肢頑固性疼痛治療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3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鄭詩璁表示,李女士置換人工關節後仍感覺庝痛,檢查發現是因為膝動脈有不正常的發炎血管增生,這些增生血管旁邊會伴隨著分泌庝痛物質的細小神經,因此造成慢性疼痛。 -
難行走到健步如飛 人工關節置換術後通「電」大幅減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08為了找到更有效且更無副作用的方法,搜尋了資料文獻,發現定頻微電流(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FSM)治療,對於術後傷口的腫脹及止痛有很大的治療效果,而且能夠很快緩解發炎因子的生成,因此將此治療方式用於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發現有很大的功效。 -
守護長輩膝蓋保持行動力 膝關節微創重返「膝」利人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逸帆指出,膝蓋往往支持著我們的體重之外,很多額外的負重及運動,往往無形中給予膝蓋更多的負擔。除了骨折疼痛,來門診的病患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疼痛來自膝蓋,尤其是現在運動及健身蔚為流行,但錯誤的姿勢及使用反而更加速其磨損,進而引起發炎及疼痛。目前根據最新退化性膝關節指引,合理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使用,配合復健及生活調整,約80%可以使用藥物及復健獲得緩解,不一定需要積極的檢查及手術治療。若藥物控制及復健效果不彰,或者症狀困擾生活,則建議手術介入改善生活品質。 -
膝蓋疼痛一定要開刀? 中醫針灸也能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3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宇指出,在膝蓋的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等因素會造成關節內部的軟骨會有所磨損,此時緩衝、潤滑的功能便會變差,而有著上述相關的症狀,這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 -
逆轉退化性關節炎 自體幹細胞治療成焦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01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指出,膝關節主要是由股骨(大腿骨)、髕骨(膝蓋骨)、脛骨(小腿骨)3者所組成,因活動時會互相擠壓,故有1層軟骨作為緩衝、降低磨擦,這些軟骨若因外傷或老化被破壞,就會引發退化性膝關節炎。 -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成救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844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指出,選擇有實證研究的藥物治療,才能有效減緩關節炎持續惡化。國際關節炎學者分享美國最新JAMA研究及歐洲今年4月公布的最新治療指引,證實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為目前藥物中唯一證實有長期療效,建議作為第1線用藥,並呼籲民眾出現關節疼痛問題時,應遵從醫師指示治療。 -
骨科醫師狠甩41公斤遠離糖尿病 全靠運動及飲食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580醫師陳劍龍在博愛醫院服務12年,體重卻始終居高不下,去年6月更衝到顛峰,開始影響日常作息和健康狀況。羅東博愛醫院執行長許子文見狀,向陳醫師下戰帖,要求他在1年之內減重36公斤,並為他募集院內營養科營養師和家醫科醫師當「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