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退化性關節
-
連假後體重上漲!營養師提不挨餓飲食法 助你健康瘦身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389過完春假後又是228連假,民眾在這期間與親友團聚,一同吃吃喝喝享用美食,不知不覺體重增加了,因此許多人常在連假後靠節制飲食來減肥,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表示,從過往諮詢的個案中,許多想減重的人會掉入「少吃」的迷思,事實上長時間吃太少,可能減重失敗外,還會造成基礎代謝率降低,易增加體脂肪,反而形成易胖體質。 -
預防肥胖從小做起!國健署提3要點 養成健康生活型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429國健署指出,肥胖會引起許多共病症,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也和退化性關節炎、憂鬱、不孕症等疾病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 -
全台2成口受退化性膝關節炎所苦 人工關節找回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2390歲的陳阿嬤因左腳膝蓋長期疼痛,沒辦法走超過10分鐘的路,在朋友的介紹下,由家屬陪同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骨科洪碩穗主任會診後發現左腳軟骨磨損嚴重且因受力不均造成有O型腿的現象,甚至有嚴重的脊椎側彎、骨盆傾斜。考量陳阿嬤已為高齡患者,手術風險較高,洪碩穗主任決定先予以玻尿酸舒緩疼痛,並教導膝關節復健的運動,期待能經由保守治療來改善其症狀。不過由於關節磨損嚴重,疼痛仍無法改善,最終決定接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現已無需用助行器輔助,關節活動度也皆無異常。 -
蹲下去站不起來?關節炎總共分成5級 治療趨勢1次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128許多人在上了年紀之後,會出現膝蓋關節發炎或疼痛的情形。根據統計,台灣60歲以上有15%至20%的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不過,關節炎並非都與老化相關,也有可能是車禍外傷、開過刀、過度使用關節等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年輕人其實也有可能罹患關節炎。關節炎若沒有好好治療,久而久之,年紀漸長會變得不想活動,導致運動量不足,肌肉萎縮,進而造成肌少症,提高日後跌倒骨折的風險。 -
改善齒列不正的好處 同時讓顳顎關節疼痛症狀得以緩解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181名65歲的廖姓婦人,3年多前開始經常覺得張口困難、容易卡住,在張嘴後、咀嚼時會感到疼痛,嘴巴開合會有聲音等,諸多困擾讓她在進食或與人交談都不方便。曾戴了咬合板治療一段時間,症狀雖有改善,但必須持續戴著,一旦拿下咬合板,症狀又開始!在經過朋友介紹之下改看矯正醫師,進一步了解才得知自己的長期張口疼痛問題,可能是咬合不正造成的顳顎關節問題所導致。 -
視帝丁強年前家中跌倒送醫不幸離世 年過X歲最怕跌倒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20曾獲金鐘視帝的資深演員丁強於1月27日(年初六)於桃園楊梅某醫院過世,享壽87歲。據了解,丁強在農曆過年前在家中跌倒,緊急送醫治療,但病情惡化,心肺功能下降、血氧過低,仍回天乏術。 -
避免膝關節退化要減少運動? 醫打破迷思分析治療趨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78想避免膝關節退化只要減少運動就好?示康診所院長劉必涵醫師指出,有些人存有少運動就能避免膝關節退化的錯誤迷思,然而研究發現,長期運動的馬拉松選手藉著肌力訓練,反而能刺激關節滑液囊內的滑液進入軟骨,提供軟骨營養再將代謝廢物排擠出來。正確且適度的運動有助改善膝關節周邊的組織液循環、加強關節周邊肌肉強度,並不會增加膝蓋退化的風險。通常容易出現膝關節磨損受傷者,多半屬平常活動量低,且周末假日運動前無妥善熱身或運動過量的「假日運動員」居多。 -
中國附醫研發新技術! 將幹細胞用於退化性關節炎治療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22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整合幹細胞中心主任洪士杰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老年族群,約有1至2成65歲以上族群罹患膝蓋骨關節炎,嚴重程度隨年紀增長而逐漸增加,且女性盛行率約為男性2倍。在治療退化性關節炎上,輕度患者以運動復健、藥物治療為主,如果症狀嚴重,一般建議,考慮更換人工關節,但換上人工關節,日後仍有磨損鬆脫、人體排斥、手術相關風險等問題。為此,中國附醫整合幹細胞中心團隊積極開發新技術「胜肽結合膠原蛋白再生軟骨幹細胞」,除了提高退化性關節炎之早期診斷及玻尿酸潤滑,也透過幹細胞再生醫學,更有效率地進行藥物治療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