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退化
-
男子腰痛以為腎結石復發!竟是腹主動脈瘤 險破裂喪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53主動脈是供應人體血流的主要大血管,依部位可分為胸主動脈跟腹主動脈,當血管壁因為疾病或老化退化變形、變薄或膨出,就會形成主動脈瘤。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楊凱文指出,男性發生腹主動脈瘤的機率是女性的4至5倍,且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 -
睡著不等於睡得好! 醫:改善血液循環助緩解焦慮失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067焦慮、失眠是現代人常見文明病,失眠原因包括內在與外在因素,焦慮與失眠常會互相影響,很多人以為睡的時間夠多就是睡好。醫師表示,睡醒後仍感覺不舒爽、疲累,就是1種失眠表現;另外,年長者大腦或身體退化、有慢性疾病、血液循環差,也都與焦慮、失眠有正相關。 -
國衛院聯手台大 發現癌細胞外泌體有助於檢測癌症轉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23近年來,「外泌體」成為相當夯的細胞療法,國衛院最新發現,癌細胞miRNA藉由外泌體釋放進入血液循環,這具有開發潛力,作為抑制癌轉移的藥物標的,及用於檢測癌轉移的外泌體生物標誌,有助於腫瘤的偵測與治療。 -
每3秒就有1人失智 研究:嚴重聽力受損增5倍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8749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研究,影響失智成因中聽力損失占其中8.2%,排名第1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Frank Lin教授與研究團隊,在深入追蹤639名36至90歲的民眾超過10年,發現未矯正的聽力損失會加速大腦萎縮與其他大腦的病理性變化(如大腦白質病變)。 -
「用心行動」做預防! 醫籲:重視2大隱藏心臟病威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77彰化基督教醫院為響應2024年度世界心臟日主題「用心行動」,於19、20日舉辦「心臟守護.健康常駐」專題講座,特別聚焦宣導心房顫動(AF)與心臟類澱粉沉積症(ATTR-CM)2大隱藏的心臟疾病,向民眾強調及早診治的重要性。 -
眼睛「霧霧的」視物變形? 醫示警快做黃斑部病變檢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174「黃斑部」在視網膜裡負責最重要的感光角色,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中央部位逐漸退化,70歲之後很可能出現黃斑部病變,造成視力衰退。眼科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視物變形,變大或變小,應提高警覺前往眼科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並治療、延緩狀況惡化,避免視力喪失。 -
年輕拚工作、退休好無聊! 老翁心慌、失眠竟罹焦慮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828新竹台大分院精神部醫師詹仁輝表示,負面的情緒如果沒有適當的預防或排解,日積月累,可能會導致老年人焦慮、憂鬱及睡眠障礙,而這些精神疾患,也是一些內科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心血管疾病、中風及癌症。 -
善終自主!預立醫療走完自己的人生 家人不受抉擇之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612000年開始,台灣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末期病人拒絕醫療的權利,2016年更是通過亞洲首個「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拒絕醫療權擴及至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等重症患者。2019正式實施自2023年底,已有6.8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irective, AD),大約有2%成人完成簽署,但相較美國約37%的簽署,比例仍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