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逆流性食道炎
-
覺得喉嚨卡卡被掐住? 你沒噎到其實是「臆球症」來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703你是否曾有過一種經驗:喉嚨會出現不一樣的感覺,好像有東西卡在喉嚨,但很快又沒感覺?這可能是「臆球症」。 -
火燒心未及時治療恐罹癌! 胃鏡檢查僅能揪出20%患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15目前台灣胃食道逆流檢查方式主要是胃鏡檢查,但此種檢查方式僅能檢測出20%左右的患者,大多數患者可能會因此延誤正確診斷,進而影響治療的成效,病情因而加劇。 -
手上胃藥由紅轉黃快更換 食藥署發布艾適美腸溶錠回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016據食藥署資訊,回收到藥品「艾適美腸溶錠40毫克」,由台裕化學製藥廠公司生產,回收批號是UH2007、UH2108、UH2203、UJ1709,食藥署已要求廠商在11月21日完成回收,並且須繳交回收成果報告書及後續預防矯正措施。 -
食道也會長白斑? 醫師警告好發長期菸酒不忌男性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96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建志介紹,上述患者所罹患的「食道糖原棘皮症」(Glycogenic acanthosis)其實並不常見,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多半與長期抽菸飲酒,喜愛辛辣、燙口的食物有關,由於診斷過程中需要和念珠菌感染、食道白斑作鑑別診斷,透過無痛內視鏡及切片檢查可有效地區分疾病間的差異。 -
食道癌早期發現免手術 內視鏡熱射頻燒灼可治癒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092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上了年紀後因罹患重度逆流性食道炎,必須固定至醫院回診、追蹤、服藥,10多年來狀況相當穩定。但日前回診時,醫師透過影像增強內視鏡檢查發現,秦爺爺的食道出現大範圍的黏膜異常,且分布在上面的微血管有變粗與濃染情形,經病理切片檢查後,確診為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癌。 -
腹痛位置固定且持續 恐為大腸癌警訊不可不慎
癌症新知 / 腸癌6249大腸癌在癌前病變或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是經由篩檢才得以發現,因此當出現症狀就醫時,通常已是第2期或更嚴重,常見的症狀有:不明原因腹痛超過1個月以上且疼痛位置固定、排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無法解乾淨的感覺、血便、貧血、體重減輕……等。 -
別跟你的胃過不去! 應酬族必知挑食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28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醫師陳皇光指出,胃部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長期下來會導致病變,像萎縮性胃炎患者易引發胃癌,而長期胃酸食道逆流患者,如合併巴瑞特氏食道,食道癌機率也會提升,但民眾不必過度恐慌,透過藥物及飲食的改善,胃病根治率可達9成。 -
人一變胖百病叢生 這些疾病來敲門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88國泰健檢預防醫學部部長陳皇光醫師表示,一旦年齡超過 35 歲,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明顯減慢,面臨老化、忙碌、運動量減少以及睡眠時間逐漸縮短,部分年長者可能認為不吃肉就是低脂飲食,但其實是錯誤的觀念,特別是 50 歲以上的女性,高達 76%有肥胖問題,比男性還嚴重。而停經後的女性,過多的脂肪會由臀部與大腿轉而囤積到上腹部,如果肥胖問題沒有解決,血液數值及身體組成開始慢慢惡化,健康指標也會毫無知覺的亮起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