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時間
-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635久坐上班族通常會出現站立時臀部肌肉無力、坐著時候膝關節慣性維持約90度姿勢,造成關節壓力升高,當姿勢突然改變就會造成關節旁的韌帶超過正常張力,而容易產生發炎情況。超越復健診所醫師凃俐雯表示,臨床上常看到愛好路跑或選擇打籃球、羽球等運動的患者,因為平時久坐後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筋膜較緊繃,當進行各類較劇烈運動時,導致運動傷害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
抗癌最佳運動時間點 西班牙研究發現這時段效果更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53研究人員分析2008年至2013年2,795名西班牙參與受試者的數據,依照性別分為乳癌患者(781人)、健康女性(865人),以及攝護腺癌者(504人)、健康男性(645人)。 -
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 防疫、醫療、社區照護全面展現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686總統蔡英文在開幕儀式致詞時提到,台灣必須持續擴大健康產業,展現出跨領域優勢,不單只是口罩「Taiwan can Help」,健康醫療科技上同樣也是「Taiwan can Help」。 -
隔離14天在室內也能運動 穩定心情居家隔離檢疫不孤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22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講座教授張育愷表示,台灣首次提供全球疫情、健身運動、心理健康在當前與未來因應研究,發現疫情大封鎖期間,全球僅有26%民眾可以保持原有運動時間與強度,台灣則有51 %,明顯高於世界平均,很可能與台灣疫情防範成效量好有關,讓穩定身心健康有很好基石。 -
新冠病患痊癒物理治療不可少 「運動菜單」提升免疫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61台大醫院強調,COVID-19感染後的人士,在急性症狀控制好,進入恢復期時,普遍出現體能與活動力衰退的現象。而物理治療師可以說是醫療界的運動專家,本院物理治療師在COVID-19感染恢復期參與防疫團隊,教導病人床邊運動,協助病人可以在較佳體能狀況下出院,重新回到家庭與社會活動。 -
宅運動正流行! 迷上VR虛擬健身要小心運動傷害嗎?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4479許宏志表示,VR虛擬健身目前應用在運動醫學的潮流,主要用於運動員的運動特性分析、模擬改進和虛擬訓練,至於一般民眾使用這類虛擬健身的運動效果,其實不管是真實或虛擬健身,只要開始做,兩種都可以讓骨骼肌收縮產生身體動作,以實質增加體能活動(PHYSICALACTIVITY)的時間,但這跟能夠產生健康效果的治療性運動(EXERCISE)可能還有些差別。 -
運動滿身大汗、疲憊才有效? 身體超過負荷有「暗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87專家則認為,如果每次運動完的疲憊感會一直持續到隔天甚至更久,那便有可能是運動量超過了體力所能負荷,此時就應該適度減少運動量,等到未來體力隨著運動逐漸增加後,再試著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並小心不要運動過度,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
運動健身前中後該怎麼吃? 營養師盤點4大常見問題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170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營養師林芳瑋表示,其實在正確的時間吃對的食物,才能改善運動表現及增加肌肉量甚至可達到減重更促進健康,究竟「運動前、中、後怎麼吃」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