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訓練
-
新式迷你懸吊帶手術 讓尿失禁婦女不再「溼」禮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297小港醫院副院長龍震宇表示,生產、停經、年紀大、高齡化是尿失禁盛行率高的原因之一,此外,體重過重的婦女等,也都有比較高的機率發生尿失禁。 -
久坐1小時短命22分鐘 彈力帶運動在家也能輕鬆健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50「想要運動,不一定要到健身房!」韻律體操國手宋語涵表示,只要換上輕便運動裝束,準備2瓶礦泉水,加上現有的毛巾、彈力帶等物品,在家裡就能健身,流汗、消耗熱量的程度不輸給健身房。 -
肺炎期間宅在家3C使用量增 頸部痠麻竟是這原因造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指出,頸椎間盤突出通常發生在30至50多歲成年人,主要成因為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頸部椎間盤持續受到壓力,例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或有時外傷撞擊,也會造成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
踩飛輪運動大受歡迎 但高強度間歇運動並非減重首選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190國民健康署指出,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是指短時間的高強度運動、較長時間低強度運動兩者交叉進行,以飛輪為例,突然爬坡、增加阻力或速度變快等。 -
應力性尿失禁分4級 新手媽媽漏尿加重產後憂鬱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5311郭安妮醫師表示,新手媽媽要應付新生兒的各種需要,加上自身生理狀況改變,生活品質變差,很可能導致產後憂鬱症狀更加嚴重,還好她最後下定決心到醫院接受陰道雷射治療,才徹底改善了長期漏尿的窘境。 -
尿失禁伴隨膀胱脫垂 中年婦女搬重物就「溼」守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94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婦產部部長洪滿榮表示,該患者尿失禁症狀長達10年,因聽聞周邊許多親友產後也有類似症狀,認為「我和大家都一樣」,即便生活中需經常更換護墊,有時甚至產生異味,仍選擇置之不理,直至中元普渡時因在大眾面前漏尿出糗,才決定正視長年以來的不便。 -
骨科醫師狠甩41公斤遠離糖尿病 全靠運動及飲食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657醫師陳劍龍在博愛醫院服務12年,體重卻始終居高不下,去年6月更衝到顛峰,開始影響日常作息和健康狀況。羅東博愛醫院執行長許子文見狀,向陳醫師下戰帖,要求他在1年之內減重36公斤,並為他募集院內營養科營養師和家醫科醫師當「軍師」。 -
馬拉「鬆」暖身操 幫助骨盆底肌肉放鬆不卡尿
兩性關係 / 男人幫5418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杜元博表示,不適當的運動量,反而會讓骨盆底肌肉功能異常,造成排尿困難等泌尿系統疾病,骨盆底功能異常的原因有:長時間的壓力與情緒緊張、有憋尿行為以及經常性壓迫骨盆底行為,引起肌肉損傷及發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