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量
-
運動加均衡飲食 8歲腎病男童成功戰勝類固醇必胖魔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17「家長的陪伴與投入,是幫助孩子邁向健康最強大的後盾!」宜蘭1名年僅8歲的李姓男童,因病毒感染罹患了腎病症候群,必須長期服用類固醇,而他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打破了「類固醇必胖」的迷思,不僅成功控制體重,還逆轉原本的肥胖狀況,重拾運動熱情與自信,成為兒童健康生活的最佳典範。 -
運動量大健康風險增?如何運動不傷身? 專家分析利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48刊登在《梅約醫院學報》中,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與哈特福醫院的研究人員,以2400位曾心臟病發但存活下來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顯示,運動量越大的人,心臟病死亡風險則越低;不過,要小心的是,每周跑步超過48公里的人,運動的好處就會開始降低,另外,以快走為運動者,每周走超過74公里,也會失去運動的益處。 -
孩子胸痛是成長痛嗎? 4大觀察指標提早揪出「心」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03兒童節將至,面對少子化的浪潮,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全心全意給予最好資源讓他們接受好的教育,學習更多的才藝,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張嘉侃醫師表示,最好的起跑點是擁有健康的身體,因為唯有強健的體魄,才足以應付未來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
想擺脫水腫?網友熱議10大利尿食物 第1名你天天在喝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6866身體積累過多水分,容易造成水腫、不適。利尿食物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對於水腫困擾者、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具有益處。利尿食物種類繁多,包含蔬果、豆類及飲品。其中富含鉀、鎂等礦物質,或具有刺激膀胱成分的食物,能增加尿量及排尿頻率,調節體內鈉含量。而網友們熱議的利尿食物又有哪些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利尿食物」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10大利尿食物有哪些。 -
產後憂鬱焦慮如何緩解? 快走、游泳等中強度運動奏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646新生命的誕生是件令人喜悅的事情,但從懷孕的那一刻起,女性就會開始面臨到身體的不適與擔心胎兒健康問題的緊張情緒,產後還得在身體尚未完全復原下照顧新生兒,角色轉換的焦慮與壓力,不是一句為母則強就可以輕鬆帶過,媽媽們的身心狀況需要被好好重視。1篇2024年11月發表於《英國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產後運動可減輕媽媽的憂鬱與焦慮症狀,並降低產後憂鬱的風險,特別是在產後3個月內開始運動可顯著改善心理健康。 -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07179你是否早上起床踩地時,後腳跟會感到疼痛?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主任賴彥廷醫師表示,足跟痛是「足底筋膜炎」常見的症狀之一。人體的足底筋膜是1層增厚的筋膜,從腳跟的跟骨向前延伸到腳趾,足底筋膜就像是彈簧一樣,可以提供足弓的穩定,維持足部的穩定與吸收走路衝擊的力道。 -
ADHD不只影響專注力! 英國研究:不治療恐減短壽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21根據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的資料顯示,台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盛行率為9.02%,但只有1.62%接受診斷,更只有1%左右接受完整治療,為此衛福部也呼籲父母即早讓孩子接受診斷,莫錯過黃金期。近日,《NPR》一則報導指出,國外有研究發現,患有ADHD的成人,壽命較短。 -
臺北「抗衰動齡班」開跑! 有效擺脫孤獨喚回健康生活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02許多長者在過年期間常面臨飲食不均衡、運動量減少,以及節慶後孤獨感,專家指出透過運動訓練配合營養介入,不僅能預防肌少症,還能刺激大腦釋放快樂荷爾蒙,有助於控制情緒,並為積極、充實的生活鋪路。臺北市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將開辦「三得力-抗衰動齡班」呼籲民眾可以為家中長輩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