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運動量
-
年節不忌口腹債找上門! 50萬國人深陷代謝症候群危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37國健署表示,代謝症候群的5項危險因子包括腰圍過粗、血壓偏高、飯前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偏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其中有3項或3項以上超標,即認定為代謝症候群。有代謝症候群的人將來得到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臟病是一般人的2至6倍。 -
寒流接力報到手腳冰冷穿再多也不暖 小心末梢血循障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15家醫科醫師蘇崇凱解釋,一般人以為微循環只與四肢末梢有關,事實上,所有器官和組織都受綿密網狀的微血管影響,一旦出現微循環不良,常以不適、痠痛、僵硬、麻木,或是動作無力等症狀先表現出來。 -
走路就喘、胸口痛、血壓起伏大? 心臟復健運動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94而想要加強心臟強度,一般人透過運動可改善體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攝氧量越高,表示身體在運動期間內可提供肌肉更好的供氧量,也意味運動的能力、耐力越高。但由於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對於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心臟病患者如何控制風險並達成有效訓練,就需要正確的運動處方。 -
跟著暖男中醫師這樣做養腸操 胃痛、腹脹、便祕都好了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143在某次的因緣際會下,我找到在教導皮拉提斯的同學,自從開始了皮拉提斯訓練後,長期累積的肩背筋骨痠痛都得到了放鬆舒展。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我的骨盆也慢慢往回正中的位置,之前的脹氣、便祕的情形也改善了許多,同時也觀察到,許多腸胃道的問題,其實和我們的姿態及肌肉的緊繃程度有關。 -
氣溫驟降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下肢靜脈曲張未控制恐栓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68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指出,下肢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增加靜脈回流阻力,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即「靜脈曲張」,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
網球肘跟打網球無關! 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是好發族群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408至於網球肘是如何發生?適康復健科診所醫師劉奕廷說明,主要是因為手腕和手指的伸肌群過度牽拉的力量而造成的肌肉拉傷,使得附著於肘部外側骨突出上的軟組織產生一系列的微小撕裂,導致肱骨外上髁產生發炎疼痛。除了動態的活動外,即便是上班族靜態的握滑鼠,長期姿勢不當都可能產生疼痛;網球肘病程持續發展,手肘外側的肌鍵會因為用力握緊拳頭,或扭轉毛巾時的動作,痛楚加劇。 -
民進黨創黨元老朱高正大腸癌病逝 「腸」保健康5技巧
癌症新知 / 腸癌173早年留學西德的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也是台灣議會暴力第一人「朱高正」,在政壇留有一句名言:「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於昨(22)日晚間傳出因大腸癌病逝的消息,得年67歲。 -
提升身體代謝力! 控糖護心遠離慢性病終結隱藏未爆彈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06代謝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特有疾病,它是血壓、血脂、血糖、腰圍異常的統稱,更是健康的危險訊號,這類病人的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大增加,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5至2.5倍。翁國昌指出,代謝異常的因素之間常有交互作用,例如腹部肥胖會導致血壓上升,誘發身體發炎反應,造成血糖和血脂異常;血糖控制不好也容易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血管病變。導致代謝異常的原因不外乎錯誤的飲食習慣、低運動量、壓力和基因遺傳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