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遠距醫療
-
全球近半數人口封城中 詹長權:台灣應提前做好這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詹長權提出防疫最重要也最有效的事,那就是「避免群聚」、「保持安全距離」、「勤洗手」、「戴口罩」等,他說,這些事一點都不犧牲,是保護別人和自己,是非常驕傲的事。 -
遠距醫療揪心病 穿戴式裝置助居民早發現早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62馬偕紀念醫院承接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已長達18年,在尖石鄉秀巒衛生室派駐1名家庭醫學科醫師及3名護理師,為當地居民健康把關。根據統計,高血壓是居民回診的最大族群,但要有效控制與追蹤並早期發現,有太多現實面的困難,為了避免錯失任何及早治療的機會,於是首度採用穿戴式裝置,讓受檢者只要花10秒鐘,即可評估是否有心臟功能異常,成為後山目前最夯的篩檢利器。 -
利用AI演算法偵測術後傷口 精準度達9成以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417為了追蹤術後傷口,及時偵測傷口異常狀況與即時提供建議,臺灣大學與臺大醫院共同開發「智慧術後傷口追蹤系統(AI-SWAS)」技術,建立人工智慧(AI)平台與手機App,兼具遠距醫療與專家意見2項功能。 -
通訊診察治療辦法 提升遠距離醫療照護效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61為改善國內山地、離島、偏僻地區民眾、長期照護服務機構病人之醫療可近性,強化急性病人出院後的追蹤照護及在宅醫療品質,衛生福利部於11日頒布「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放寬遠距醫療之照護對象與模式,為我國醫療發展設下重要里程碑。 -
醫療大數據跨界跨業合作 迎接精準醫療新時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3近年來,政府大力扶持臺灣生技製藥及醫材產業這項因素,幾乎可以預期的是,生技醫療、長期照護產業將成為臺灣在本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產業之一。而生技醫療產業如與大數據的結合,也將為資訊蒐集、分析及解讀未來實證醫學、遠距醫療照護及個人化醫療提供更廣泛應用及服務。 -
指尖一滴血 測出心肌梗塞風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35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張文瀚表示,過去20多年的急診臨床經驗,看到太多心肌梗塞的病人,因為錯失黃金治療時間而發生不幸。如何能讓病人提早警覺,及早治療,改善生活品質,一直是醫界試圖突破的盲點。 -
遠距醫療APP上傳照片 協助胃癌患者術後照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81台大醫院與日本杏林大學醫院合作,於11月1日在臺北舉辦「進階微創手術及外科醫師領導能力養成國際學術研討會」,將發表「第四代單孔」微創手術專利器械,以及「遠距胃腸外科照護」成果。 -
中風治療 把握黃金3小時治療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050醫師建議,家有中風高風險老人,建議以手機或家用電話設定快撥鍵,方便長者發生中風時可即刻接通119,只要在黃金3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緩解中風效果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