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適度運動
-
4旬男「鬥牛」右膝蓋腫脹冰敷未好轉 抽3管血治療見效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2748歲的阿哲(化名)週末都會到籃球場「鬥牛」,日前為了救球單膝轉身攔截險些出界的球,返家後卻發現右膝蓋腫脹,因冰敷2、3天始終未好轉前往醫院治療,醫師先抽出3管積血,再透過超音波、MRI檢查後,確認是「前十字韌帶創傷性撕裂」。 -
減重術後食量變少容易餓? 縮胃曠腸增飽足感拒絕復胖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655對肥胖者而言,減重不是件容易的事。隨著醫學技術不斷進步,減重手術也愈來愈精進,術後會因為胃部局部切除、胃容量減少而感到胃脹、緊繃等不適感,3至5天就會逐漸適應,至於曠腸部分幾乎沒感覺。不過減重手術只是減重過程的一環,術後仍需搭配飲食控制、適度運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讓肌肉成為免疫調節器官 醫師提醒「運動增肌」抗百病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88與病毒共存已是全球因應疫情的趨勢,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流感疫情,以及10月13日大開國門的時刻,讓你的肌肉也成為免疫調節器官吧。 -
10個人中有2人肝臟出現「1危機」 放任不理恐成肝癌
癌症新知 / 肝癌2614從平常腹超檢查數據統計來看,患有脂肪肝的異常總人數,等於是10個人之中,就有2人有脂肪肝,因肝炎初期多數不會自覺症狀,當脂肪肝轉為脂肪肝炎,若未及時治療檢查,便有成為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的風險,特別是患有肥胖、糖尿病、血脂異常,以及代謝症候群等疾患者更容易有脂肪肝,而B、C肝患者本來就是肝癌高危險群,一定要每半年追蹤1次超音波及血液胎兒蛋白檢查,不可不慎。平日民眾保護肝臟,避免脂肪肝找上身,要遵循4不1多的健康守則:不熬夜、不暴飲暴食、不吸菸、不嗜酒、多攝取天然且新鮮食物及蔬果,配合適度運動、減少過重及肥胖。若常感疲倦、食慾下降、經常全身無力、腹脹或上腹部有壓迫的悶痛感,須盡快找胃腸肝膽科醫師診治。 -
洪榮宏伉儷不讓熟齡肌攻占 醫曝:靠這招重返青春光采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650台語「金曲歌王」洪榮宏叱吒歌壇數十年,因為保養得宜,看不出已近耳順之年,其素有「小鄧麗君」稱號的老婆張瀞云,小他11歲,明亮好膚質也幾乎不見歲月痕跡。洪榮宏夫婦也曾因為皮膚狀態不如以往而感困擾,求助醫美進行肌膚修復工程。在陳建名醫師建議之下,兩人選擇注射肉毒桿菌素改善動態紋路,搭配PLT療程。另外,洪榮宏也嘗試使用埋線,拉提臉部輪廓線條、淡化細紋,選擇複合式療程來徹底改善肌膚問題,就是希望能在螢光幕前展現出美好的一面。 -
懷孕禁忌多?網友熱議孕期6大迷思 專家1次糾正觀念!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005懷孕中的準媽咪總是害怕1個舉動會影響腹中的小生命。從古至今坊間流傳了許多關於孕期「不可以」做的事,像是不能喝冰水、前3個月不能說等觀念,但這些說法是否真的正確呢?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孕期迷思」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孕期迷思。一起看看懷孕對運動、飲食等真的會有影響嗎? -
降低膽固醇預防防中風!中醫推2茶飲 切忌勿空腹飲用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18要預防中風,除了平日的食物之外,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稼洺提供了2道預防中風的茶飲。 -
家用血糖機vs.連續血糖監測差在哪? 專科醫師告訴你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66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需要透過飲食控制、適度運動、藥物治療讓病情獲得控制,隨著科技發展,市面上有許多家用血糖機,方便患者在家可以測量血糖,但為何有些病人在治療上,醫師仍會建議要使用連續血糖監測?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家用血糖機每天能驗的次數有限,不能清楚知道當日血糖的最高點與最低點,而連續血糖監測可確實看到患者在任何時間點的血糖濃度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