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適度運動
-
總膽固醇正常還要吃藥? 醫:問題是出在壞膽固醇數值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49「膽固醇數值正常,為什麼還是要吃降膽固醇的藥呢?」這是門診中常見的疑惑。對此,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李浩維解釋,膽固醇的控制在預防心血管疾病上扮演著極其關鍵的角色,並不單單只是看血清膽固醇,也就是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是否在正常範圍內就足夠了。因為即使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數值看起來正常,但仍可能存在「壞膽固醇」偏高或「好膽固醇」偏低等風險因子。 -
控制濕疹3大關鍵 中醫:忌口、少刺激、穩定生活節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57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經驗?指縫乾癢到讓人忍不住抓破、手臂紅腫脫皮,每天都在跟皮膚問題對抗。根據統計,台灣有超過1/4的人都曾受濕疹所苦,雖然不是大病,但嚴重者會影響生活、學習、工作與睡眠品質。那麼,濕疹到底可不可以根治?中醫師陳怡如表示,只要有耐心、配合治療,加上調整生活習慣與飲食,就能大幅減少濕疹發作的頻率,甚至讓皮膚回歸穩定健康狀態。 -
夏至養生!高溫食慾不振、心煩氣躁 中醫助祛暑安心神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20夏至是整年中陽氣最盛的1天,氣溫也將一路熱到立秋。夏至當天,太陽正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陽)最長、黑夜(陰)最短,過了夏至日,白晝漸短、黑夜漸長。中醫師王維瀚表示,夏至後炎熱高溫常導致食慾不振、心煩氣躁、頭昏腦脹、倦怠乏力等,體溫隨著環境氣溫升高,心跳也相對較快,若長時間處於高溫又大量流汗、水分攝取不足的情況,會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避免掉體重!抗癌飲食3大重點 熱量、蛋白質與抗氧化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474癌症已連續數10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在抗癌過程中,營養不良是常見的挑戰之一,這不僅可能削弱體力,還可能影響治療效果與疾病預後。因此,良好的營養攝取對癌友而言顯得格外重要。適當且均衡的飲食,不僅有助於增強體力、減輕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更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以下內容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陳鈴如整理,提供1份實用的癌症飲食指南,包含3大飲食方針以及2個簡易食譜,期盼能協助癌友獲得充足營養,強化身體對抗疾病的能力。 -
健康減重不復胖! 中醫「標本兼治」教5穴位改善體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0366肥胖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2年報導指出:全球有超過10億人體重過重,且數字持續增加中。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臺灣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達47.9%,約每2位成年人就有1位體重超標。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與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減重已不僅是為了追求美好體態,更是為了維護健康。 -
肥胖、負重恐傷脊椎引發「神經根疼痛」 醫揭治療趨勢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8至於微創手術方面,目前「微創脊椎內視鏡手術」可改善多數脊椎問題,清除壓迫神經病灶、矯正滑脫及增加脊椎穩定度。臨床常見的一般脊椎退化或椎間盤突出、脊椎骨刺、椎管狹窄、脊椎不穩定、脊椎滑脫以致需要融合打骨釘等手術,都能以微創內視鏡手術完成。 -
手麻腳麻看似小症狀卻潛藏大危機! 嚴重恐腦中風前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79張育彰藥師進一步說明,銀杏類產品多,以循利寧為例,主要成分為銀杏葉萃取物,能提供充足血氧,清除自由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能預防中風、耳鳴暈眩、四肢僵硬或手腳冰冷,以及預防糖尿病患者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併發症。其特殊萃取方式和嚴謹製作過程,使得產品更加安全有保障。 -
端午吃粽應景不積食! 中醫師教你2穴位和2茶飲助消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48端午佳節,粽子作為傳統美食,承載了深厚的文化意涵。然而,粽子以糯米為主要原料,質地黏稠、富含澱粉,常搭配肥膩餡料如五花肉、鹹蛋黃或紅豆沙,這些特性使其難以消化,易導致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甚至食積等問題。劉宗昇中醫師指出,中醫角度上消化問題與脾胃功能密切相關,針對粽子引起的消化不適,可透過穴位按摩、中藥茶飲及日常飲食調理,促進脾胃運化、恢復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