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學系
-
爸爸也很憂鬱 壯年男性受社會期待、角色規範不敢求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136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邱弘毅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全球約有5%的人患有憂鬱症,而國內50到64歲服用抗憂鬱藥物的人數急遽增加。 -
AI判斷腦出血只要30秒!準確度9成5 獲多國FDA認證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124這項AI產品主要運用於醫療影像中的電腦斷層(簡稱CT),它可在短短30秒內以95%的準確率偵測腦出血、其他腦部異常,可以快速應對急診室的緊急狀況、降低醫學中心病人候診的時間、補足區域醫院非專科醫師與專科醫師的差距等,其產品除了通過美國FDA,還有台灣、日本、東南亞等多國的FDA,可謂「國內影像AI的急先鋒」。 -
高醫大世界衛生日論壇 陳建仁:疫情過後台灣浴火重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06為響應世界衛生日,高雄醫學大學特別於4月7日下午舉辦世界衛生日論壇「全球化與健康不平等——從WHO到COVID-19」,論壇以「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Building a fairer, healthier world)」為主題,結合健康的社會決定因子、全民健康覆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重要議題,從台灣觀點出發,回顧並展望後COVID-19時代的全球衛生趨勢。 -
慢性蕁麻疹多與食物無關 避開生活4大雷區找蕁新人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70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慢性蕁麻疹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絕大多數與食物無關。他指出門診中曾有一位尼姑病患,過去看診曾被醫師告誡不能吃某些食物,因此3年來只吃自己種的蔬菜配白飯,其實是搞錯方向。因此,學會提出臨床醫師無法幫所有病人辨識和調查出所有可能的致病因子,重點應放在幫助病人解決症狀,及早確定適切治療,才可穩定控制病情。 -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癌症新知 / 肝癌119據國健署統計,C型肝炎病毒感染會有七成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至5%會發生肝癌。 -
國光生技持續開發新冠疫苗 新任醫務長展開全球布局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20本土3家新冠疫苗廠研發競賽中,原先領先的國光生技確定無法在年底之前啟動2期臨床試驗,3億元補助金必須打8折,聯亞也是如此。指揮官陳時中在今天(30)日記者會上,宣布高端疫苗有條件核准第2期臨床試驗,只要在31日補件,就能領取3億元補助金。 -
這件事多做幾下! 腦部血循暢通 失智症不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79日本研究發現,咀嚼能夠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若能達到充分的咀嚼,可以使腦循環增加約50%。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政一指出,的確有研究指出,咀嚼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由於腦部的海馬區細胞,正是掌管學習的區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提高腦內海馬組織的信號活躍性,以防止老化。 -
老司機懂得先熱車再上路 浪漫前戲讓激情衝上最高點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73鄭丞傑指出,想要擁有高品質的性愛,滿足另一半的慾望及需求,男人不能只會「蠻幹」,應該「智取」,透過溫柔、浪漫的前戲,讓另一半先沈浸在愉悅中,也可節省體力,延長性交時間,性愛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