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療評估
-
身體像被分兩半! 醫揭罹患1急性罕病出現類中風症狀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4625歲林先生,為電腦工程師,多年有反覆的頸部痠痛情形,曾接受傳統脊椎按摩調整,但未見改善,直到近期數日內突然惡化為劇烈疼痛,伴隨左手無法握力拿東西、左腳走路會腿軟,且右腳對溫痛沒有感覺,天冷洗熱水澡無感,經就醫診斷為罹患罕見的急性脊髓病變。醫師提醒,若拖延未治療,可能會變成永久性神經損傷,造成肌肉癱瘓。 -
病友團體疾呼參與健保給付決策 盼醫療評估病人不缺席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831新藥納入健保決策過程繁複,但病友團體卻被迫「缺席」,無法為自己權益發聲。臺灣病友聯盟(TAPO)表示,病友是健保藥物給付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但在健保決策中,幾乎表達空間,呼籲病友應可參與專家諮詢會議,且在共擬會上,病團應由列席轉為正式代表,而健保會設置常設病友席次。 -
失智與老化差別在哪? 醫:失智症病程是從失憶到失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36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鄧鐘泉表示,失智症不同於正常的老化過程!正常老化可能會導致短暫的記憶喪失,但通常能夠恢復,而失智症則是腦部病變,導致長期記憶喪失和認知功能衰退。 -
波及12萬名兒童!A肝疫苗外包裝留殘膠 9月穩定供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7117萬劑幼兒A肝疫苗因外包裝出現殘餘黏膠,未通過衛福部驗收!疾管署今(14)日表示,預估12萬幼兒受到影響,必須等到9月才能恢復穩定供貨,提醒家長最近幾個月陪同幼兒接種前,務必先詢問醫療院所供應情形,以免白跑一趟。 -
特殊兒少視力問題較多 為助診斷北市聯醫特設友善空間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3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宜倫指出,特殊需求兒童到一般眼科就診時,因為認知理解有限與合作度較差,無法理解醫療人員的指令配合檢查,因此需要醫師和驗光人員耐心執行,才能完成檢查、評估和釐清兒童的視覺問題和能力。 -
失眠與焦慮交互影響3招自我觀察 採1保養不再惡性循環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07台中佳陽診所蘇倉平醫師表示,失眠多來自於精神方面如焦慮、憂鬱等引起,也可能是身體疾病如常見的甲狀腺亢進,腎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是濫用藥物的結果,排除前述原因,主要與過於要求完美的人格特質有關,例如總覺得自己做不好,無形中加諸自己莫大壓力,容易造成焦慮、失眠兩者相互影響。 -
足壓不正常不只傷膝蓋!如何自救? 專家教你2招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90經常腳痛、關節不舒服跟足壓不平衡有關?鄭祺足健康照顧師表示,步態不正常是造成腳痛、關節不適的危險因子,雖不表示與足部或關節疾病畫上等號,但仍是足部健康的重要指標。另外,體重也會影響關節狀況,步態正常者如果體重過重、長時間走路站立,關節磨損的情況往往比身材削瘦者更嚴重。 -
長新冠症狀逾半出現疲倦 跨科別「整合門診」定期追蹤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523為幫助新冠肺炎染疫康復者能儘早回復正常生活,中央健康保險署和衛生福利部各司署自2021年12月起共同推動「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讓確診解除隔離後6個月內之康復者,如有新冠肺炎衍生之不適症狀,可經由各參與醫院的個案管理師協助掛號診療。健保署提醒這類患者,可善用這項資源,減少身體及社會功能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