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大外傷
-
健保調整急診支付5月上路! 解決急診壅塞醫界提看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835急診壅塞,引發民怨,衛福部健保署昨與急診醫學會、醫界開會討論,將從5月起,新增急診護理費、留觀床醫師診察費等支付項目,並提高重大外傷支付標準,調整重、中度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給付。為改善醫護人力,將於4年編列100億元提高所有病房護理費支付標準,希望各醫院投入急診、加護病房等急重症醫療。 -
車禍、墜樓致嚴重創傷 REBOA微創止血爭取救命時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667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陳畇澔指出,主動脈復甦性血管内球囊閉合術(REBOA)是1種微創止血術式,台灣近來納入健保開始推行,有助提升嚴重創傷且困難止血傷患的存活機會。 -
「出血」第1個小時沒控制好 恐陷「外傷死亡金三角」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6北市1位轄區員警為護送1名25歲精神恍惚的女子回住所,沒想到在女子到家之後冷不防從家裡取出水果刀襲警最後自戕,造成1死1重傷的憾事。急診科醫師翁梓華表示,該位員警差點進入外傷死亡金三角,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談一下急診的3大重症之1:「重大外傷」。 -
車禍彈飛2公尺外 機車騎士胸主動脈創傷大出血險丟命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081名24歲機車騎士阿明(化名),今(110)年5月時因不慎與汽車擦撞,從機車上摔落飛離機車2公尺遠,同時安全帽脫落。救護車將阿明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時,血壓只有72/42mmHg(正常值為120/80mmHg)、心跳每分鐘為145次(正常值約每分鐘60至100次)、呼吸淺快、頭部及四肢多處鈍挫傷和右大腿變形。 -
肢體鈍挫傷不可輕忽 嚴重者可能面臨生命威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20衛生福利部107年國人死因統計,事故傷害死亡率位居第6名,其中1至24歲為事故傷害死亡年齡層首位。奇美醫學中心外傷科主治醫師葉敬淳表示,肢體鈍挫傷的臨床表徵並非尋常,醫師與傷者必須特別留意臨床變化,有可能是合併存在血管傷害的危險訊號,儘早發現血流不足的症狀與重建血液循環通道至關重要,且將是能否成功挽救肢體的關鍵。 -
逾半縣市缺急重症救治醫院 健保同卡不同命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937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依據調查報告指出,全國有超過半數縣市缺乏完整的五大急重症「特照中心」或「重度級醫院」。其中以離島情況最為嚴重,連江縣、澎湖縣及金門縣,連一家特照中心或重度級醫院都沒有。全國死亡率最高的台東縣以及宜蘭縣、雲林縣、南投縣、苗栗縣、屏東縣、新竹縣、嘉義市、新竹市,在5大急重症救治資源中都欠缺1至3項。 -
外傷科整合醫療資源 積極救人與死神拔河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7 -
外傷手術致太陽穴凹陷 自體脂肪移植填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41成大醫院創傷外科主治醫師薛元毓表示,重大外傷後所導致的軟組織缺陷常會造成病患莫大的遺憾,尤其是臉部的凹陷常會對病患後續的社交生活、自信心以及人際關係產生極大的衝擊,外傷重建手術是將目標放在因外傷所導致變形不堪的外觀恢復如一般人,所造福的層面除了外觀外,更包含心理及社會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