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度憂鬱
-
防疫不忘關懷青少年身心狀況 專家建議做校園憂鬱普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85根據1篇發表於2021年5月《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 (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指出,12至17歲青少年的重度憂鬱症發病率從2011年的8.3%增加到2016年的13%,僅有3分之1的青少年接受治療。而在校園進行憂鬱症普篩,有助於憂鬱症狀的青少年被辨識出的機率。 -
憂鬱症輕生前有徵兆 7位名人用一句話陪伴鬱友度難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14根據衛福部109年抗憂鬱藥物使用人數統計,逾150萬人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推測台灣每15個人就會有1人罹患憂鬱症,與大腸癌的發生率相同。雖然民眾對憂鬱症仍有部分誤解或迷思,隨著近年越來越多名人勇敢挺身,分享自身的抗鬱經歷,使大眾更重視憂鬱症相關議題。 -
血糖高的人要小心! 胰島素阻抗會增加罹患憂鬱症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4首席研究員、Stanford大學博士Kathleen Watson指出,以前的研究顯示胰島素阻抗和憂鬱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然而,這次是首次顯示出胰島素阻抗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對於大部分美國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 -
早睡1小時憂鬱症風險降低23% 只要4步驟就能輕鬆入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00根據2021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精神醫學期刊》的1項研究指出,改變睡眠時型,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 -
產後憂鬱打亂育兒節奏 產後憂鬱症高風險族群是妳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16婦女生產後容易產生情緒低落或心情不穩的狀況,這些現象大多在幾天後就會消失,但也有少部分症狀嚴重的個案,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與照護。臨床統計約有70%~80%的婦女在產後出現程度不一的情緒困擾,有10%~20%的婦女則會出現產後憂鬱症。根據兒福聯盟調查,超過6成的新手媽媽不考慮再生小孩,這顯示了生兒育女對現代婦女來說,的確是沈重的負荷。 -
「難治型憂鬱症」藥物及心理治療無效 經顱磁刺激可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77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成人精神科主任黃隆正表示,憂鬱症患者人數逐年增加,在治療上,雖新藥陸續問世,但仍有三分之一病友屬於「難治型憂鬱症」、「治療頑固型憂鬱症」, 於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效果不明顯。 -
吃魚油不只有益心血管健康 研究發現也可改善憂鬱症狀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95這項新研究的參與者包含22名重度憂鬱症患者。讓他們每天服用1次EPA(二十碳五烯酸)或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其中1種,並持續12周,EPA和DHA是含在深海魚類中的Omega-3。在參與者治療前和治療之後,以血液檢測並評估其憂鬱症狀。 -
生病造成焦慮、憂鬱怎麼辦? 身心科醫師提供專業解方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87因生病造成的焦慮、憂鬱情緒,該怎麼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朱柏全分析,就臨床觀察與國內外文獻研究發現,本身有其他疾病,例如正在接受癌症治療、有內外科相關疾病或慢性病史的人,確實比一般人更容易引發焦慮、憂鬱等情緒方面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