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重症病患
-
部桃19例本土2重症使用呼吸器 清零計畫3天分批完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4張上淳說明,部立桃園醫院相關19名新冠本土案例,當中2名患者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屬於重症患者,4名患者有輕度或中度肺炎,病情慢慢改善,其他都是輕症患者。部分病患開始在時陰時陽狀態,Ct值很高,也有已經等待隔離的病人。 -
AI人工智慧不僅改變生活 也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73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近年在院長陳瑞杰的領導下,積極導入智慧醫院,他認為在進行人工智慧前,全院數位化是必經過程。「這幾年北醫團隊在數位化的建置上已經趨於完整,無論從掛號、報到、繳費、加護病房,甚至到給藥系統等,都可見人工智慧(AI)的蹤跡,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與照護品質。」
-
台灣首例醫師感染新冠傳給護理師女友 醫院急驗464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72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第838例個案是本土感染患者,在桃園某醫院擔任醫師,曾經治療新冠重症患者,1月8日開始有咳嗽與發燒症狀,10日症狀持續,就醫採檢,11日陽性確診。立刻追蹤相關接觸者,發現同院護理師因男女朋友關係,有密切接觸者採檢確診(第839例)。 -
高血壓出現胸悶勿掉以輕心 恐冠狀動脈阻塞徵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9070林先生自述,過去有抽菸、喝酒的習慣,為了減重,1周平均跑步3至4次,每次5公里,雖然每年健檢除了高血壓外,報告上沒有其他紅字,但總是覺得慵懶沒精神。直到去年底發現血壓經常飆到200mmHg,爬上2樓難如登天,跑500公尺便跑不下去時,驚覺身體有異狀,才趕緊赴醫檢查。 -
菲國入境新增3名新冠確診 含2名菲籍移工及1名國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24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第543例長期在菲律賓工作,前次出境在今年1月,10月5日在當地出現輕微發燒、肌肉痠痛、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15日當地就醫診斷是肺炎,但未住院治療僅服藥與採檢,在得知結果前,第543例在18日登機飛機回台,入境時主動告知曾有症狀,立即採檢收治住院隔離。 -
暫緩50至64歲公費流感疫苗惹民怨 陳時中親上火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7昨(16)日為衛福部疾管署閃電宣布50至64歲族群,公費流感疫苗今(17)暫緩施打,半日間多數醫療院所疫苗全數用罄,今早仍有民眾未接獲訊息「白跑一趟」,部長陳時鐘坦言誤判50至64歲民眾行動力,強調不是每一個人都要打疫苗,而是高風險與高傳播族群能接種,才會有最好保護力。 -
川普符合WHO新冠重症定義 抗體療法我研發已有成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23張上淳解釋,在台灣治療案例中,也曾有新冠病患治療期間,血氧濃度下降至94%以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重症程度,但用了氧氣後就會很快恢復,然而自己對於川普病況不是很瞭解,也是從媒體與記者會得知,但川普的確符合WHO重症沒錯,但有可能治療團隊給予很好照護,因此恢復狀況非常好。 -
亂吃止痛藥恐留洗腎禍根! 急性腎損傷8年轉慢性腎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37台大醫院金山分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鈺翔表示,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平時能穩定血管運作,當急性腎損傷出現,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受到刺激,會轉化成肌纖維母細胞,作用在於圍堵傷害破損,但在腎臟狀況慢慢恢復,肌纖維母細胞數量應該要下降,血管周邊細胞也要回到正常作用,但仍有20 %血管周邊細胞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