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量血壓
-
8成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 這些日常生活壞習慣快遠離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58根據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2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則造成5.3萬人死亡,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老化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工作壓力大、少運動、外食族居多的年輕族群,更應愛護自己的心,檢視壞習慣有多少,風險就會有多高,千萬別仗著年輕就不管,維持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心血管疾病帶來的威脅才是上上之策。 -
出生不足1500公克腦麻風險增20倍 高危險妊娠應慎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599從數據上不難得知,腦性麻痺確實是早產兒常見的腦部受傷後遺症之一。美國杜克大學長期針對新生兒腦傷的臨床研究發現,寶寶早產、缺氧、出生體重不足,有較高比例發生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傷(HIE),若能把握出生後72小時內使用臍帶血回輸治療,病情可望獲得改善。 -
23歲男模張誌軒送醫不治 主動脈剝離重要危險因子是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06藝人「小鬼」黃鴻升去年也因主動脈剝離而逝世,而年紀更輕的張誌軒,同樣死於主動脈剝離,令人震驚,難道這類棘手的急重症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 -
逾半慢性腎病患者輕忽三高控制 腎利黃金8守則應落實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73依據國民健康署「96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後期需要洗腎,108年健保門診透析治療花費達533億元,約占健保總預算6.9%。 -
胸口異常悶痛快就醫 主動脈剝離每小時提高1%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37程先生自述,事發前幾天,晚上睡覺時隱約感覺胸口不舒服,一直都睡不太好,後來出現頸部撕裂痛、胸悶等症狀時,本來還在猶豫是否要就醫,但因實在太不舒服,便趕緊前往醫院掛急診想求個心安,沒想到初步檢查疑似主動脈剝離或心肌梗塞,由於醫學中心的患者眾多,他擔心檢查排程延誤病情,便決定轉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
香蕉花能預防中風及高血壓? 營養師專業解答破除謠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215食藥署表示,香蕉花是香蕉樹的花蕾,雖含有膳食纖維,但目前並沒有科學文獻支持服用香蕉花可預防中風或高血壓之功效。若身體不適,應依循正規醫療管道就醫用藥,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 -
高血壓比主動脈剝離可怕! 日常「致命飲食習慣」曝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5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彥彰說明,主動脈是負責將心臟打出的血液輸送全身使用的血管,需要承受由心臟射出的高壓血流,若主動脈的血管壁內緣產生破損,而血流由破損缺口灌入主動脈的血管壁之中,造成血管壁撕裂,就稱做主動脈剝離。 -
保養心血管要趁早 高齡者日常更要留意身體警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905聽到胸痛,大多數人都會聯想到心臟病,不過有些患者的胸痛與胸主動脈有關。胸主動脈連接心臟,是身體最粗、最大的血管,就像是血管系統的高速公路。主動脈壁富有彈性,可以承受高壓血流衝擊,並協助把血液送往全身。當主動脈出狀況時,往往會對生命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