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量血壓
-
女性高血壓致死率高 母親節少吃大餐減負擔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123國健署調查發現,50歲以下女性高血壓盛行率低於10%,但過了50歲(停經),高血壓罹患率急速上升,50至59歲增加至28.5%,且年齡越高,高血壓罹患率越高。 -
天寒影響血壓起伏 應注意保暖與用藥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20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研究顯示氣溫過低會造成血壓上升,當肌膚接觸到冷空氣會使得自律神經緊張、血管收縮,從攝氏24度起,若無適當保暖,氣溫每下降1度,血壓可能上升0.5mmHg以上。近日日夜溫差大,血壓易受氣溫影響而劇烈起伏。此外,夜間寒冷會影響睡眠品質,睡不好時血壓也會上升。 -
入冬最強寒流報到 高血壓患者慎防中風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624一般來說,血壓偏高的因素,包括肥胖、老化、飲食習慣偏重口味,以及不運動等有關。不過,經濟不景氣,許多上班族工作壓力沉重,林俊立指出,門診顯示,壓力型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其中又以年輕族群增加幅度最為明顯。 -
別被「掩飾性高血壓」呼攏 動態血壓才準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16美國紐約Stony Brook大學精神病學教授Joseph Schwartz表示,在他們從2005年到2012年,去分析沒有治療高血壓的人的資料中發現,這些人的動態血壓通常會比來診間時量得還要高。所謂的動態血壓是指,當在走路時或一切正常活動時,所量測出來的血壓值,這時候所量出的血壓值,會比到醫院或診間所量的血壓值更具參考性。 -
心跳每增1拍少活4個月 規律運動可延長壽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國家衛生研究院温啟邦教授表示,他從健檢中心的資料庫中分析發現,如果把抽菸、高血壓、膽固醇或糖尿病等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去除之後,剩餘的數據仍然顯示出「心跳偏快」,恐會導致壽命減少的的結果。 -
眼壓正常青光眼仍惡化 當心血壓過低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2廖昶斌提到,曾遇過一位69歲的女患者就醫時主訴視力不清,有使用降眼壓藥物,但視野缺損情況卻越來越嚴重,檢查她的眼壓值為13 mmHg屬正常範圍(正常值<20mmHg),而視神經血液循環較差。後來改用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並停用降眼壓藥物後,視野缺損的情況獲得改善,回診數次檢查,眼壓均在15mmHg以下。 -
兩手血壓差異大 當心鎖骨下動脈阻塞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24謝先生在住院治療並放置支架後,症狀已完全改善。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成偉醫師表示,一般人測量血壓時,兩手血壓略有不同是正常的,但若血壓相差超過15mmHg,就有可能有周邊血管疾病,其中較常見的便是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阻塞,好發於有三高或抽菸的患者,男多於女,左側發生率高於右側。
-
小女生血壓飆到190 竟因胸主動脈狹窄惹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31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醫師李孟倫表示,小妮9歲起半夜睡覺會流鼻血,10歲確診罹患癲癇,治療2年多,第一次量血壓,年紀輕輕血壓竟然飆到190毫米汞柱,腹腔電腦斷層檢查腎臟血管卻找不出病因,後來血管攝影檢查後,才確診為胸主動脈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