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針灸
-
低溫誘發心臟病? 中醫傳授護心關鍵3穴位與食療保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88隨著寒流來襲,心臟病患者更需提高警覺!低溫會讓血管收縮,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肥胖等慢性病患者,更需注意心血管健康。 -
乾眼症中醫治療助緩解! 中醫師:針灸也能治療乾眼症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414現代人生活離不開3C產品,長時間盯著螢幕,加上空汙、隱形眼鏡等因素,使得乾眼症成為普遍的文明病,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視力損害。 -
梅尼爾氏症3大症狀!眩暈、耳鳴、聽力下降 中醫有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72現年75歲的黃女士自從退休後,原以為能享清福,卻飽受頭暈、耳鳴之苦!就醫檢查發現竟是梅尼爾氏症,雖然藥物治療能暫時緩解,但藥效一過,惱人的症狀又捲土重來,甚至連聽力都受到影響,令她苦不堪言。幸好,在接受山元式新頭針療法後,黃女士的頭暈、耳鳴和聽力問題都獲得明顯改善。 -
全台近200萬人飽受頭痛折磨 中醫解析4種頭痛與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49熬夜加班、日夜操勞,頭痛成為許多人生活中揮之不去的煩惱。根據台灣頭痛學會統計,全台約有200萬人長期飽受偏頭痛折磨,女性患者比例更高達男性的3倍。許多人習慣以止痛藥暫時舒緩頭痛,但長期服用可能引發「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反而讓情況惡化。台北宜蘊中醫沈俐伶醫師提醒,頭痛的治療不能僅止於症狀緩解,中醫強調從根本調理體質,針對病因治療,才能真正擺脫頭痛的困擾。 -
心臟病死因排第2! 中醫親授嚴峻冬日該如何降低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057冬日溫差大,容易因為血管收縮,導致增加部份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衛福部統計,112年國人10大死因中,心臟疾病排名第2,實在不容輕忽。為因應近日寒冬的低溫,「中醫治療心血管疾病」於今日(16)招開,邀請各大中醫師蒞臨現場,提供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衛教資訊。 -
台韓傳統醫學交流讓世界看見 促中醫美容打進國際市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67朴城佑會長指出,韓醫學正透過影像設備邁向進一步發展。自從韓國最高法院裁定韓醫師可以合法使用醫療器材以來,影像技術在韓醫診療中的應用日益普及,促進韓醫領域快速發展,也大幅提升中醫技術的精準度。例如,在進行藥針和針灸治療時,運用影像技術有助於更精準的操作。不過台韓兩地現行的醫療法規不同,未來在推廣上仍須符合當地法規的規範。 -
中醫美容新寵! 台韓交流促使美顏針創新技術走向國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29沈瑞斌醫師坦言,在推廣美顏針的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不少。由於中醫師在財力上相對有限,他們只能藉由教育的方式來讓更多醫師熟悉這項技術,從10多年前至今,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已經舉辦超過百場的推廣教育課程,其中涵蓋了台灣醫師的專業養成,也逐步推廣至其他國家。 -
長輩忘東忘西恐失智症前兆! 中醫依體質調理分3類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85長輩經常忘東忘西,當心可能是失智症前兆!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失智症屬於中醫「呆病」、「癡呆」、「健忘」範疇。中醫最早在《黃帝內經》中提出「善忘」病名,即是針對失智症提出成因和剖析,並由明末醫學家提出失智症屬於「癡呆證」。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強調,可從體質調理延緩病程,甚至輕症者有望大幅改善病情,前提是必須避免犯下過度勞累、熬夜、飲食過於清淡等3項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