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鈕扣
-
「異物吞食5大魔王」愛搗蛋? 兒童誤食異物自救錦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38根據新竹臺大分院統計,112年起至今共受理43件兒童異物吞食案,其中傷害最大的是巴克球、磁鐵、鈕扣電池、水晶娃娃、尖銳物等物品,需要內視鏡或手術取出,嚴重時會造成胃部或小腸穿刺傷。新竹臺大分院北區兒少保護醫療整合中心今(24)日舉辦記者會,小兒部醫師陳政宇強調,「尖銳物、磁鐵、電池、膨脹物、腐蝕性或酸物質」被堪稱為異物吞食5大魔王,請家長一定要妥善放置相關物品。 -
長者有動作障礙要當心!婦手抖站不穩 檢出帕金森氏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82台東馬偕醫院神經科醫師方大瑋說明,帕金森氏症的盛行率為每10萬人口約有3百人,但花東老人人口比率較高,且許多老人獨居或在機構中發現不易,所以盛行率易被低估,且發現病情時常已屬中晚期了。 -
巴金森患者手抖不能扣鈕扣 台大醫院「神波刀」助改善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34054歲葉先生在大約3年前出現手部顫抖跡象,診斷為巴金森病;因為沒有積極配合治療,未按時服藥,手抖狀況愈加嚴重,甚至連扣鈕扣都有困難。最後在台大醫院進行神波刀的聚焦超音波治療,能夠好好睡眠,也能順利扣鈕扣、拉拉鍊。 -
巴克球又惹禍!男嬰嘔吐沒食慾 照X光驚見8顆黏小腸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93有位1歲7個月的王姓男嬰,因為持續3天出現嘔吐症狀,且逐漸不太願意吃東西,家人帶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醫師透過X光檢查發現小腸處有異物;緊急會診小兒外科郭敏勇主任與一般外科張孟浩醫師,再進行斷層掃瞄檢查後,研判男嬰小腸內不只1顆的圓形異物,並且已經造成腸阻塞,緊急安排進行手術。 -
家有6歲以下孩童爸媽請注意 春節期間誤食中毒比例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392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急診兒科主任謝如浩指出,根據統計,超過半數的誤食中毒事件發生在6歲以下的孩童。尤其口腔期階段的小寶寶會藉由刺激嘴巴、口腔和舌頭來得到本能的滿足。另外,統計發現最常發生意外中毒的地方並不是在外面,而是在家中。 -
孩童誤食每3天有1件 17歲男孩以為喝「咖啡」竟命危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19根據長庚兒少保護中心公布的最新研究顯示,近5年光是孩童誤食毒物(不含異物)的急診案件,每3天就有1件,尤其最常發生在家中和5歲以下的孩童。長庚兒少保護中心特別拍攝公益動畫影片,提醒家長重視孩童在家中的安全。 -
牙套族最怕蛀牙上身! 網友公認10大地雷食物千萬別碰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26《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牙套」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近3個月內網友熱議的牙套煩惱有哪些,以及近1年來網友戴牙套時熱議的食物網路聲量排行。 -
國外風行黑可可鈕扣沖泡飲品 研究發現還能越喝越美麗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09用黑可可鈕扣沖泡出來的巧克力飲品,就是最健康及最新的變美飲品之一。純巧克力中含有多種豐富的抗氧化物,如:可可多酚、類黃酮。醫生提示,適量的攝取除了可以增加皮膚抗紫外線能力之外,還有助於留住皮膚的水分、增加氧氣飽和度、促進血液循環,讓愛美的人在鏡頭前更加光鮮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