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長期記憶
-
吃銀杏補腦真有用? 健忘可能是失智前兆早發現早預防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63台南奇盛診所主治醫師陳之盛表示,一般年過40記憶力便開始衰退,可能會自覺健忘,需要設定手機行事曆提醒待辦事項,容易發生「健忘」的情形,但並不致於影響日常生活能力。 -
熬夜讓癲癇男子失去意識 長期熬夜恐引發負面連鎖效應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956近日1名38歲患有癲癇的男子,過去皆有規律用藥,控制良好,但近期因工作量大,近1周都在熬夜趕工,使癲癇症狀更易頻繁發作,日前被妻子發現失去意識倒臥在床上,醒來後前往台北慈濟醫院就醫,經鄒儲蔭醫師予以衛教及調整藥物後,病情已獲得改善,可以健康過好年。 -
這件事多做幾下! 腦部血循暢通 失智症不上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70日本研究發現,咀嚼能夠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若能達到充分的咀嚼,可以使腦循環增加約50%。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政一指出,的確有研究指出,咀嚼會刺激腦部主管記憶力的部分,由於腦部的海馬區細胞,正是掌管學習的區域,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衰退,短期記憶力也會衰退,而咀嚼的動作,可以提高腦內海馬組織的信號活躍性,以防止老化。 -
「睡覺」就能抗衰老! 3項必備要件你都具備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說,優質睡眠可減少與勞動有關的事故和交通事故風險;自然睡眠時,褪黑激素的分泌,是保護人體自然的生物時鐘,進而防止人類過早衰老。 -
阿公阿嬤走路變慢 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32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隨著疾病發展,症狀還可能包含譫妄、易怒、具攻擊性、無法正常言語、容易迷路、情緒不穩定、喪失生存動力、喪失長期記憶、難以自理和行為異常等,病程後期,患者狀況變差時,會逐漸喪失身體機能,最終導致死亡。
-
最新研究:2050年全球失智人口將破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77目前全球阿茲海默症老年人口約4,700萬人,根據統計,老年性的失智症中最常見的就是阿茲海默症,占所有老年癡呆症病例的一半以上。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持續性的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疾病的原因尚不明,目前也沒有準確診斷和有效的治療方法。 -
補充魚油改善乾眼 Omega-3益處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12 -
5大腦力鍛鍊術 提升記憶不健忘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88健忘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年齡的增加,而使腦細胞減少,大腦因此開始退化。大腦老化的時間點其實是從20歲左右開始,年齡漸漸增加,記憶力也跟著衰退。此外,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和睡眠不足也是其中原因,累積的疲勞導致睡眠不足而無法集中精神,再加上壓力等原因,都會造成理解力和記憶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