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開心手術
-
不願面對心臟問題 逃避手術可能隨時引爆致命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63花蓮慈院副院長王志鴻表示,包含主動脈瓣膜狹窄在內的許多心血管疾病,初期大多都是先從內科方面著手治療,當病程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才需要外科手術的介入,但是臨床上有很多病人因為害怕開刀,而導致病情變得更加危急。 -
心衰竭患者確診後 5年內近5成性命不保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619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自2014年統計,國人平均住院天數為6.6天,但心臟衰竭平均住院天數可達12天,位居所有疾病住院天數排行的第11位,也是所有心臟疾病的第1名。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秦志輝指出,依照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心臟衰竭治療方式的選擇可分為藥物治療、介入性治療、開心手術及安寧療護。 -
台大零輻射心導管手術 心律不整張小妹獲重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2今年5歲的張小妹妹,出生時就體弱多病,因確診為複雜性先天性心臟病,前後開了3次心臟手術,但術後產生結痂疤痕,引發嚴重的心律不整,無法透過藥物維持正常心跳。台大兒童醫院運用最新無輻射心導管,順利治療心律不整,且全程零輻射,大幅降低了日後罹癌風險。 -
新人工瓣膜含苞綻放 高齡患者二次手術免開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02大部份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病人早期沒有症狀,但瓣膜嚴重狹窄時,會發生心絞痛、昏厥及心臟衰竭等症狀。一旦出現上述症狀,病人預後將急轉直下,可能短期內就會死亡。
-
開心手術新突破 心導管可植入肺動脈瓣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37後來黃小姐接受最新「經心導管置換人工肺動脈瓣膜」的微創治療,免除開心手術風險,手術僅2個小時,成效良好,術後幾天即恢復活動力,順利出院。
-
胸骨固定開心手術 大幅降低術後感染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119許傳智解釋,由於傳統胸骨切開術是從病患胸骨正中切開,最後以鋼絲將兩側胸骨縫合固定,病人在術後深呼吸或咳嗽時常會因胸骨移動而感到疼痛。這往往容易導致病患術後不敢深呼吸或咳嗽,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對於日後的心肺復健也會造成阻礙,而改採胸骨固定系統便可克服這些問題。 -
巴掌仙子「開心」難度高 台大手術冠全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4台大外科部主任賴鴻緒表示,這4例小小病嬰被確診為主動脈弓窄縮合併心室中膈缺損、法洛氏四重症、全靜脈回流異常等,其中一人還合併氣管狹窄,手術難度極高,但4例個案手術成功且預後良好。 -
90歲人瑞「開心」 術後逛公園趴趴走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282黃老先生去年前外出運動時,突然胸痛,緊急求診,經心臟內科醫師診斷為冠狀動脈阻塞,因其血管鈣化嚴重,無法以侵襲性較低的治療方式來重建血路,只能進行傳統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所幸他雖年齡雖高,但身體機能還不錯,因此團隊詳細評估後,幫他進行傳統心臟手術。